第550章 这频率……有点意思(2 / 3)
那小子要是在这儿,估计得当场赋诗一首,歌颂这赛博朋克照进现实的盛景。
郑卫东西装革履,站在台上,显得格格不入。
他原本就是个搞技术的,让他对着一帮子专家高谈阔论,比让他下地挖隧道还难受。
前面那些花里胡哨的提案,他听得直犯困。
好不容易轮到他汇报,他也没整那些虚头巴脑的,直接奔主题:“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们新区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一直秉承着‘以人为本’的理念……”
说着,他话锋一转,语气也变得有些局促:“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一些传统模型无法解释的现象。”
台下开始窃窃私语,有人不耐烦地翻着文件。
郑卫东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决心,一挥手,示意工作人员播放一段视频。
大屏幕上,出现了b7区老街的画面。
先是空旷的街道,然后是赵工拄着拐杖,一下又一下敲击地面的画面。
紧接着,是“粗碗讲习所”的学员们,拿着炭笔,在泛黄的纸上,小心翼翼地描绘着什么。
画面一转,变成了密密麻麻的传感器数据图表。
“这是我们在‘三击地’前后,采集到的数据对比。”郑卫东的声音有些颤抖,“大家可以看到,在赵工进行‘三击地’之后,地下的震动频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与学员们手绘的《压力流动感知图》高度吻合。”
台下瞬间炸开了锅。
“这是什么玩意儿?巫术吗?”
“压力流动感知图?我还能量守恒定律呢!”
“下一步是不是要请风水先生看管线走向?”
哄笑声此起彼伏,甚至有人开始离席。
郑卫东涨红了脸,站在台上,手足无措。他知道,自己这步棋走险了
就在这时,一个略带沙哑的声音,盖过了全场的喧嚣。
“诸位,请安静一下。”
是白烨。
他摘下眼镜,用手帕擦了擦,然后缓缓起身,目光扫过全场。
“我今天来,是带着批判的眼光来的。我对所谓的‘传统文化’,一直持保留态度。”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但是,今天郑工的汇报,让我开始反思。我们一直在追求‘智能’,追求用机器取代人的感觉,但我们有没有想过,真正的智能,不是取代人的感觉,而是让机器学会听懂人的沉默?”
“城市,不仅仅是钢筋水泥的堆砌,更是无数人生活、呼吸、感受的总和。如果我们的‘智慧城市’,只关注冰冷的数据,而忽略了人与土地的连接,那它还有什么意义?”
白烨的发言,像是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每个人的心上。
于佳佳知道,机会来了。
会后,她立刻找到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趁热打铁,力推“城市触觉反馈系统”试点立项。
“我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在城市的重点区域,埋设一些仿生感知桩,模拟人体神经末梢,采集复合型环境信号。”于佳佳侃侃而谈,“这些感知桩,就像是城市的‘皮肤’,能够感知到微小的震动、温度、湿度变化,甚至是地下的压力流动。”
“这听起来很玄乎啊!”一个专家质疑道,“数据怎么量化?怎么归类?没有科学依据嘛!”
于佳佳早有准备。
她从随身携带的帆布包里,掏出一个其貌不扬的陶罐。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这罐子里装的,不是什么高科技材料,只是些不起眼的东西。”
她打开罐子,一股淡淡的豆腥味,混合着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是李素芬压完豆腐后的豆渣,还有赵工撒过的黄沙,以及周正礼老地震仪上的锈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