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朱祁镇(7)(1 / 3)

加入书签

“反正,无论如何,七月十六日,朱祁镇就率领着大军们出发了。”李今越握着方向盘,目视前方,语气平淡:“其实咱们都知道,当时宣府东北几乎已经空了,当时,朱祁镇正好路过,可他并没有发现,可见当时朱祁镇确实没有太在意情报工作。随即,大军继续前进,在路过宣府时未做停留,行至阳和时看到此前阵亡的明军尸体,随驾亲征的将士们的当即士气一落千丈。”

“史载为‘丙午,车驾次阳和城南,时伏尸满野,众益寒心’(《明英宗实录?卷一百八十》)。顺带一提,《天顺日录》当时的记载是:‘未十日,兵士已乏粮矣。方秋,禾稼遍野,所过一空。将至大同,僵尸满野,寇亦开避待我深入。’”

听到这里,朱棣的火气又“噌”地冒了上来:“所以!朱祁镇那孽障!连后勤也不曾做好!导致军队缺粮!”

他戎马一生,深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是何等铁律!五天时间就出发,这简直是拿数十万将士的性命当儿戏!

李今越对此倒是十分无语,随即点了点头,可却又给出了不同的看法。

“嗯,毕竟,五天左右的时间,想完全保障后勤工作,确实挺难的。”

“不过讲真的,就五天的时间,明军能整备八万战兵,十二万左右的辅兵和民夫,确实很有实力了。”

“而且说实话,大军出征半个月左右就能从北京走到大同,而且还携带有神机营的火炮,这也说明当时的明军虽然缺粮,但也没缺到影响军队正常运转的地步。讲真,在古代的环境,五天左右的时间,后勤能做到这个地步,已经十分可以了。”

听到这番中肯的评价,朱棣更是无语。

他明白李今越的意思,大明的底子是厚的,军队的执行力是强的,后勤官吏的能力也是在线的。

问题不在于他们,而在于那个高高在上,连准备时间都不给的皇帝!

特么的,朱祁镇这孽障,但凡多给点时间准备,明军也不至于这样!

但朱棣此刻也没时间多想,他疲惫的摆了摆手,示意李今越继续。

“随后,军队抵达大同,朱祁镇又进行了人事安排。石亨作为败军之将,被降为事官,‘募兵自效’。原大同总兵朱冕战死,这个空缺便由随征的广宁伯刘安补上,并命都督佥事郭登作为参将,辅佐刘安。”

李今越叹了口气:“唉,这也算是为数不多的两个幸运儿了。”

“而此刻呢,也先的大军早已经退避三舍。毕竟,人家可没有蠢到和这样数倍于自己的明军硬碰硬。”

“咱们也知道,蒙古部队,多为骑兵,相较于明军,也先的部队机动性会更加具有优势,所以这一战的主动权,显然是掌握在也先手中的,明军很难捕捉到也先部队的主力。”

朱棣抿了抿嘴,没有说话,毕竟这是不争的事实。

“直到现在,朱祁镇可能总算是想明白了,自己这次出征大概是毫无意义了,注定是徒劳无功,那现在也只能班师回朝了。”

“当时,从大同回北京的路一共有两条。一条是北路,也就是来时的路,从大同过宣府,入居庸关。第二条是南路,走蔚州入紫荆关。”

李今越说到这里,嘴角勾起一抹弧度。

“其实在这个时候,朱祁镇无论走哪条路都是没问题的。当然,前提是得像个正常人一样走。”

朱棣闻言心脏猛的一抽,他感觉自己快要心肌梗塞了。

合着!他喵的这个孽障在行军路线上都能整出幺蛾子吗!!!

“结合多部史料咱们可以知道,最早的时候,明军是准备走宣府方向回京的。史书中也明确的记载了大军每天驻扎的地点:‘庚戌,车驾东还。是夕,次双寨儿,为营方定……辛亥,车驾次滴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