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集 南土生芽(1 / 4)
船行半月,终于抵近南边的临江府。
码头的风带着水汽的腥甜,混着岸边芦苇的清苦气息,扑面而来时,雷蒙德下意识地裹紧了身上的粗布外套——比起黑水河的干爽,这里的湿意像无形的网,黏在皮肤上,连呼吸都觉得沉甸甸的。
“雷先生!
这边!”
岸上传来一声洪亮的呼喊,穿粗布短打的老者正踮脚挥手,黝黑的脸庞在晨雾里透着焦急。
那是临江府农会会长老周,提前三天就派人送信说要在码头等候,此刻他身后跟着七八个后生,手里都拎着扁担绳索,一看就是来帮忙搬东西的。
雷蒙德扶着船舷往下跳,脚下的木板被踩得咯吱响。
老周几步迎上来,粗糙的手掌紧紧攥住他的手腕,力道大得像要捏碎骨头:“可算来了!
雷先生,再晚几天,这季麦子就真赶不上了!”
他眼眶通红,眼角的皱纹里还嵌着泥渍,“临江府这三年涝得邪乎,春天播下去的种,一场雨就烂在地里,去年收的麦子,脱了壳全是瘪的,乡亲们的粮缸都见了底……”
雷蒙德被他攥得生疼,却没挣开,只拍了拍他的手背:“周会长别急,我带了共壤麦种,还有肖恩——他是专门研究土壤的,咱们一步一步来,总能种出好麦子。”
肖恩背着他那口装测土仪的木箱,从船上跳下来,镜片后的眼睛扫视着周围的土地。
码头边的泥地被踩出一个个深窝,鞋跟陷进去能没到脚踝,他蹲下身,用指尖捻起一撮土,在指间搓了搓,土块黏在指腹上,久久不散。
“黏土含量太高,排水性差,”
他眉头微蹙,“得先改土,不然麦种撒下去,准得烂根。”
老周一听“改土”
,脸更愁了:“改土?咋改?俺们试过往地里掺沙子,可一场雨下来,沙子沉底,土还是黏糊糊的。”
“不是掺沙子,是挖排水沟,加秸秆。”
雷蒙德从帆布包里掏出卷图纸,在码头的石板上铺开。
图纸是他出前和艾琳一起画的,黑水河的排水系统被细细标注着,哪里开主沟,哪里分岔,沟深沟宽都写得明明白白。
“你看,临江府地势低,得像梳头似的,把水往河里引。
主沟挖两尺深,一尺宽,每隔五尺再挖条支沟,支沟浅点,一尺深就行。”
他指着图纸上的秸秆堆图案:“挖完沟,往土里掺碎秸秆,最好是玉米秆或麦秸,铡成三寸长的段,拌进表层土里,既能吸水,又能让土松快些。
等秸秆烂了,还能当肥料。”
老周凑近了看,手指在图纸上慢慢划过,忽然一拍大腿:“俺咋没想到!
去年秋收的玉米秆堆在田埂边,都快烂成泥了,这不正好用上?”
他扭头冲身后的后生喊,“大柱,你带几个人,去各村通知,让家家户户把秸秆都运到田里,越多越好!
二丫,你去府衙借十把锄头,再租两台抽水机,咱们这就开工!”
后生们应声散去,码头顿时热闹起来。
雷蒙德和肖恩跟着老周往村里走,脚下的路越来越难走,没过多久,布鞋就沾满了泥浆,沉甸甸的像灌了铅。
路过一片荒地时,雷蒙德看见地里竖着些歪歪扭扭的木牌,上面用红漆写着“此田已荒”
,风一吹,木牌晃悠着,像在叹气。
“这都是去年没种成的地,”
老周叹了口气,“有的乡亲把地卖了,去城里打工,有的还守着,盼着天能晴,地能好。”
他指着不远处的茅草屋,“那是老秦家,他儿子去城里后就没回来,就老两口守着三亩地,昨天还跟我说,再种不出麦子,就只能去讨饭了。”
雷蒙德心里沉甸甸的,加快了脚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