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集 麦种传远(1 / 4)

加入书签

霜降刚过,黑水河两岸的风就带上了刺骨的寒意。

田埂上的枯草被吹得簌簌作响,卷起细碎的土沫,打在雷蒙德的粗布裤腿上,留下一片片浅黄的印记。

他蹲在麦田边,手里捧着个粗布口袋,指尖捻着新收的共壤麦种——饱满的麦粒裹着层浅褐的麸皮,阳光透过指缝照在上面,泛着温润的光泽,凑近了闻,还带着阳光晒透的干爽气,像把整个秋天的温暖都锁在了里面。

“这是挑出来的头批种,颗粒最匀。”

芬利扛着锄头走过来,他的棉袄袖口磨破了边,露出里面打了补丁的棉絮。

他往手心啐了口唾沫,搓了搓冻得红的手,指关节因为常年劳作,肿得像小萝卜,“肖恩说,得趁着冻土前种下去,让麦种在土里冻一冻,经受点考验,明年开春才长得旺,抗倒伏。”

雷蒙德点点头,把麦种倒在竹筛里,借着最后一点天光仔细筛着。

筛子是艾琳用竹篾编的,网眼细密均匀,刚好能漏下瘪粒和泥土。

筛掉的瘪粒落在地上,立刻引来几只麻雀,它们先是警惕地跳来跳去,见没人驱赶,便大胆地啄食起来,出细碎的啾鸣。

雷蒙德看着它们,想起艾琳常说的“土地从不浪费东西”

,便把竹筛往田垄边倾了倾,让更多瘪粒滚出来,算是给过冬的鸟儿留了口粮。

“今年的麦种比去年饱满多了。”

雷蒙德拿起一粒麦种,对着阳光看,麦粒中心的胚乳清晰可见,像块小小的白玉,“肖恩的法子真管用,深耕、轮作,果然能改良土壤。”

芬利蹲在他身边,掏出烟袋锅,填上烟丝,用火石点燃,猛吸了一口,烟圈在冷空气中很快散开:“不光是法子好,主要是人心齐。

你看村里的后生,以前哪肯好好侍弄地?自从你教大家种共壤麦,家家户户的粮仓都满了,现在不用催,天不亮就到田里转。”

他指了指远处的晒谷场,“你看那麦垛,比去年高了半截,够吃到来年麦收还有余。”

雷蒙德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晒谷场上的麦垛像一座座小山,覆盖着防雨的油布,在寒风中沉默地矗立。

几个农人正忙着把最后一批麦粒装进麻袋,吆喝声隔着田埂传过来,带着丰收后的喜悦。

他忽然想起三年前刚回来时,这片土地还是一片荒芜,田里长满了野草,农人们要么外出乞讨,要么守着贫瘠的土地叹气,哪有如今的景象?

“艾琳呢?”

雷蒙德问,他早上出门时,艾琳说要去镇上买些油纸,用来包裹麦种。

“刚让人捎信回来,说主教派人来了,正在家里等着呢。”

芬利磕了磕烟袋锅,把烟蒂倒出来,“好像是有要紧事,让你赶紧回去。”

雷蒙德心里咯噔一下,放下竹筛,拍了拍手上的麦糠,快步往家走。

他的家就在村子东头,是两间土坯房,屋顶铺着新换的茅草,墙角还堆着过冬的柴火,整整齐齐。

离着老远,就看见门口拴着两匹高头大马,马背上的鞍鞯是上等的皮革,显然来者身份不一般。

推开篱笆门,就见艾琳正陪着一个穿着官服的人说话。

那人约莫四十岁,头戴乌纱帽,身穿青色圆领袍,腰间系着玉带,一看就是教会的官员。

看见雷蒙德进来,那人立刻站起身,拱手道:“雷先生,久仰。

在下是主教的助手,名叫刘易斯。”

“刘易斯先生客气了。”

雷蒙德回了一礼,心里有些忐忑,不知道主教找他有什么事。

艾琳连忙给雷蒙德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别紧张,然后笑着说:“刘易斯先生是来送好消息的。”

刘易斯从随从手里接过一个卷轴,展开来,上面盖着鲜红的官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