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徐州:汉风之源,铁骨之魂千年兵城与现代工业的双重心跳(2 / 2)
展厅中陈列着无数兵器:青铜戈、铁制戟、汉剑、战马车轮,还有汉代画像石上刻着的“出征图”。
讲解员说:“徐州之‘硬’,在于她从来不惧打仗,也从来不怕再建。”
我站在“兵城徐州”浮雕前,久久无语。此城因战而生,因战而强,却也因战而懂得和平的重量。
我写下:
“徐州的骨,是刀锋塑成的,
她不唱战歌,却懂得何为止戈;
她不高声炫耀胜利,只在博物馆里默默展示战争的代价。”
六、古今之间·地图落笔·下一站淮北
五天徐州之行,我行过古墓、攀过山林、游过湖水、触过兵器,也听见钢铁与和平的双声部对唱。这是一座带着帝王之气的城市,却用百姓的方式活着。
她不是讲光辉史诗的喧哗者,
她是把残碑碎甲捡起来,轻轻拼好再交给你的人;
她既有黄土中的战争故事,也有湖光里的诗意余生。
我摊开《地球交响曲》地图,在五省通衢、汉魂归处、钢与文交响之地郑重落笔:
“第201章,徐州已记。
她是一柄尘封的剑,
也是一盏燃着的灯——照亮过去,也照见未来。”
下一站,是淮北。
我要继续北行,进入安徽的煤城腹地,去听听那片埋藏黑金的土地,如何在沉默中开出生活的光。
我收起笔记,转身走出徐州博物馆,轻声说:
“帝魂已记,矿脉将现——淮北,我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