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中山 伟人乡岐江水语与岭南文魂的温柔回响(2 / 2)
”
“灯是光的壳,我只是帮光找到它该在的位置。”
这句话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从革命的中山,到守艺的中山,这座城市早已将“做实事”
的精神融入每一代人骨血之中。
它不是喊口号的地方,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让光照亮现实。
我写下:
“香山之名,是香不是火;
中山之魂,是匠不是响。
静水深流,自有惊雷。”
四、南头古镇:旧砖青瓦中的城市记忆
我最后一站,是南头古镇。
这里曾是珠三角的重要交通要道,如今却安然地藏在市区边缘。
古镇街巷狭窄,两旁商铺林立,却没什么游客。
我买了一杯凉茶,坐在祠堂门前,看着小孩追逐,老人择菜,阳光洒在青石板上,一切静美得像一幅旧画。
一位穿着对襟褂的老奶奶坐在门槛上,看着我笑:“你写书?”
我说:“写地球。”
她点点头:“我们这个地方不大,你写一句就行:这里,住着人。”
我写下:
“不是每座古镇都要变成网红;
有些古镇,是为了给城市一个坐下来的地方。”
从岐江走向东江,地图上继续写下去
第三天清晨,我背起行囊,登上前往东莞的客车。
窗外是南粤平原上起伏的村庄、果园和厂房,晨雾未散,天光微亮。
我摊开地图,在“中山”
一处画上红圈,旁边写下:
“第114章,中山已记。
在这里,我遇见了一个用温柔和信念浇筑出来的中国心脏。”
我望向车窗外,风景开始流动。
前方,是河源,我知道,节奏将再度加快,故事将变得密集,但我已经准备好了。
我低声说:
“中山,谢谢你。
你让我记得,伟大的不只是高声,也可以是沉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