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唐将黄君汉回洛城大捷(2 / 5)

加入书签

,至武德三年秋,已使怀州成为唐军在黄河北岸最坚固的桥头堡。

驻守怀州的唐将黄君汉,字子威,绛州龙门人,出身寒门。隋末任鹰击郎将,曾参与征讨高句丽。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太原起兵时,率部归附霍邑守将宋老生,后宋老生败亡,遂隐于河东。武德元年(618年)经旧友刘世让引荐,得见秦王李世民。这位出身寒门的唐将,以\"河内三策\"(固守怀州、奇袭河阳、断洛阳粮道)受赏识,被唐廷授以怀州总管要职。其驻守怀州期间,重建丹河漕运体系,训练出精通水陆作战的\"怀州军\",史载\"士卒皆能挽三石弓,日行百里\"。

当年八月十七日夜,初秋的晚风阵阵,已有丝丝凉意。将军府内,烛火摇曳,黄君汉将牛皮地图重重拍在檀木案上,震得青铜灯树火星四溅。参军崔仁师急急拨亮三盏油灯,映出满室将领铁甲寒光。

黄君汉以刀鞘点向地图沁水河口,部署道:\"诸君请看,此处距回洛城水门四十里,秋汛湍急,寅时潮退正可顺流而下。张校尉——\",他骤然转身直视部将张夜叉,问道,\"若急攻回洛城,你的蒙冲舰藏得住火鸦箭吗?\"

张夜叉,本名张士贵,因骁勇善夜战得绰号\"夜叉\"。祖籍虢州卢氏,世代为府兵将领。隋末聚众保卫乡里,武德二年率五百壮士投唐,初授校尉。其人\"身长七尺,能开三石弓,尤擅水战\",曾率小艇三十艘在汾水夜袭刘武周粮船,焚毁粮草二千石,由是声名鹊起。武德三年春调任怀州水军统领,辖蒙冲斗舰二十艘,走舸百余。

张夜叉扯开衣襟露出胸前夜叉刺青,坚定的回应道:\"总管大可放心,二十艘舰底夹层皆藏猛火油柜,船头暗设雷火箭槽。某只要半刻钟,定叫郑狗的水门烧成炭架子!\"

说罢,张夜叉抓起案上陶碗猛灌醪糟,抬手一抹嘴,对身旁水军队正赵六郎说道:“六郎,你将这两日前方侦查情况向总管将军汇报一下!”

\"末将白日扮渔夫摸过对岸,那达奚善定每日辰时巡城,卯时三刻必在镇守府用朝食。”赵六郎一边说着,边从靴筒抽出炭笔画城防图,继续讲道,“西烽燧守军换岗有半刻空档,火攻当在此隙!\"

参军崔仁师捡起飘落的鹰羽信札,拆开后,接话道:\"秦王密函有言,破城后首要炸毁河阳南桥。”他用指尖划过信上朱砂印记,继续言道,“此桥若存,郑军王玄应的骑兵两个时辰便能赶到救援。\"

黄君汉突然抽出佩刀削斩蜡烛光焰,火光骤暗的刹那又复明,之后以刀尖挑起张夜叉腰间的夜叉铜符,命令道:\"张士贵!本将要你分三波突袭回洛城,第一波烧门,第二波擒将,第三波焚仓。若达奚善定逃了...”黄君汉话音一顿,压低嗓音对张士贵调侃道,“就把你祖传的夜叉符熔了铸马蹄铁!\"

张夜叉笑答:\"末将若失手,请总管将我首级塞进火油柜,当个轰天雷使!老赵的探子说郑军粮仓有十五万石陈粟?某烧起来定比上元灯会还热闹!\"

崔仁师手指蘸墨在地图上圈住城西烽燧,说道:\"张将军莫要轻敌!斥候报说王世充新调来三十架伏远弩,可射八百步。张将军破门时,需先派死士拔了这些弩眼。\"

这时,窗外忽然滚过闷雷,黄君汉抓起占风铎掷向檐角,他盯着晃动的铜铃,突然撕碎案上晴雨卦符道:\"天助我也!这雷雨前雾最利潜行。赵六郎,把你那些凫水的好手全撒出去,丑时前必须堵死各渡口渔船!\"

张夜叉将雷火签分发诸将,命令道:\"儿郎们听真!登岸后以三声鹧鸪哨为号,见粮仓火起就砍桥!”他突然挥刀斩断眼前烛台上的蜡烛,接着大声说道,“谁他娘的敢碰含嘉仓一粒粟米,犹如此烛!\"

子时的更鼓穿透雨幕,黄君汉将总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