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冰河血战彰显潞州忠魂(2 / 4)

加入书签

通常以南源为正源,三源汇合后始称浊漳河。

长子县尉崔元逊正登城巡夜,忽见对岸林间惊起寒鸦,急命擂鼓示警。奈何春雪消融致城墙湿滑结冰,云梯钩锁竟借冰凌之力攀附而上,丑时三刻西门告破。

此战\"血融积雪,赤漫街衢\",崔元逊持祖传陌刀连斩七骑,终被流矢贯喉而亡。

第二日午时,壶关守军见西北狼烟蔽日,太行山南麓的壶关城沐浴在毒辣的日光下,城头戍卒倚着滚烫的垛口,望着东北方向绵延的山脊线,百余里外的长子县城昨夜燃起的烽火,将天边云霞染成了铁锈色。

\"报!西北三峰台狼烟骤起!\"了望塔上的嘶吼撕破正午寂静。守将张万岁(归唐后更名为张士贵)疾步登上西城墙,但见浊漳河谷方向三道狼烟如黑龙纠缠升腾,顷刻间遮蔽了半边苍穹。他握剑的手背青筋暴起,昨日斥候密报在耳畔炸响:\"刘武周前锋寻相已破长子!\"

忽有闷雷自西北滚来,地平线上烟尘蔽天。数百溃兵仓皇奔至关下,残破的\"唐\"字旗裹着尸骸拖出血路。

\"张将军!寻相轻骑绕道断我粮道!\"当先校尉肩插狼牙箭,将染血的潞州行军司马印高举过头,继续说道\"王刺史战殁前命我等死守壶关!\"

副将崔善为张万岁急道:\"溃兵衣甲确是我潞州府兵制式!\"

张万岁却盯着城下溃兵甲缝间新鲜的血迹冷笑:\"开瓮城侧门,放二十人卸甲入关。\"

话音未落,关外林间忽惊起漫天寒鸦,西北山道传来金铁交鸣之声。二十\"溃兵\"甫入瓮城,突然暴起夺刃。为首者撕开血衣,露出内衬的夏军赤色战袍:\"寻相将军已破羊肠坂!\"

几乎同时,关外尘雾中冲出三千具装铁骑,马槊上挑着的赫然是唐军斥候首级。

张万岁拔剑斩断攀城飞索,却见关内粮仓方向黑烟冲天,入关死士竟随身携带火鹞子(注:古代燃烧弹)。

\"将军!西门吊桥锁链被熔断!\"当崔善为的惊呼传来时,寻相的本阵大纛已出现在山道转角。

这员夏军悍将竟亲自立于楼车之上,手中长戟指向关楼:\"张万岁!且看这是何物?\"

其身后士卒高擎的,正是从长子县府库夺来的八牛弩设计图。

暮色降临时,壶关水门在投石机的持续轰击下轰然崩塌。张万岁率残部退守烽燧台,望着关墙上渐次升起的夏军赤旗,一剑劈断唐王所赐的鎏金剑鞘:\"今日之失,他日必以寻相颈血洗之!\"

暗夜中,他带着数十亲卫缒城而下,朝东南方向的黎城疾驰而去,怀中的壶关布防图被鲜血浸透。

二十里外的浊漳河畔,寻相抚摸着缴获的唐军床弩,对副将笑道:\"李世民以为壶关天险可阻我大军,却不知我真正的杀招!\"

他抬手指向东南,那里隐约可见滏口陉的轮廓。夏军铁骑的马蹄声,正与太行山风共鸣,朝着河东大地席卷而去。

潞州刺史郭子武攥着两份染血的塘报,指尖几乎掐进绢帛,长子县沦陷、壶关失守的战报接踵而至。

城楼上的风灯在寒风中摇曳,将\"唐\"字大旗的影子投射在他苍白的脸上。斥候急报:刘武周麾下猛将寻相已率两万精锐抵近壶口陉,距潞州城不足百里。

\"八百里加急送往长安!\"郭子武将求援文书交给亲信时,城下已隐约传来胡笳之声。这位出身关陇贵族的中年刺史清楚,潞州城虽有三丈城墙、十二座敌楼,但守军不足五千,粮草仅支半月。更致命的是,城中豪族暗流涌动,太原王氏的宅邸深夜常有信鸽出入。

七日后的黎明,一队玄甲骑兵踏破潞州东门积雪。当先将领身披明光铠,马鞍旁悬着鎏金铁鞭,正是朝廷特遣的河东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