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王世充部将纷纷归唐,诠释“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4 / 5)
敬中所写《东荆西枣》进行了解。
当地留存的重要古迹有胜果寺塔,北宋重修唐塔,塔身结构与中原宋塔迥异,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宋代北方民间瓷窑代表当阳峪瓷窑遗址,被誉为“千年瓷都”。汉献帝禅位后居所浊鹿城遗址,现存城墙遗迹,成为当今研究古代城市布局的重要资料。
自然与人文景观也非常丰富。誉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景区的云台山,以红石峡、茱萸峰、云台天瀑着称,兼具自然奇观与道教文化(玄帝宫)。东汉末代皇帝刘协陵墓汉献帝禅陵也位于此地,圆锥形封土保存完整。
修武县还拥有代表着乡村振兴的云上院子,由废弃山村改造为美学民宿,带动乡村旅游。依托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叠彩洞精神等打造红色教育基地。
修武县以千年古县底蕴为核心,融合自然风光、历史遗迹与独特民俗文化,成为河南西北部重要的文旅目的地。其“美学经济”与乡村振兴模式亦为县域发展典范。
李育德归降唐朝朝廷后,被任命为刺史,继续掌管该州的军政事务,他的行动进一步激怒了王世充。
李育德的兄长李厚德身在洛阳,其家族在河南地区颇有声望,是洛阳城中的大土豪。王世充对李氏兄弟的势力深感忌惮,担心他们会联合唐朝对抗自己。于是,他以莫须有的罪名将李厚德囚禁于获嘉,试图以此要挟李育德屈服。
王世充坐在洛阳的宫殿中,眉头紧锁,心中充满了不安。他对身边的谋士说道:“李氏兄弟在地方上声望极高,若不加以控制,恐成心腹大患。”
谋士点头附和:“主公所言极是,李厚德乃李育德之兄,若能将其囚禁,必能震慑李氏一族。”
于是,王世充便将李厚德囚禁于获嘉城。
隋唐时期的获嘉城,位于现今的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重要的地理位置。获嘉县在汉武帝刘彻时期设立。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在击败南越国丞相吕嘉后,于此地设置“获嘉县”,隋开皇四年(584年),获嘉县治移至修武城,即现今的获嘉县城。唐贞观十三年(639年),获嘉县城从宣阳驿村搬迁至今址,此后的获嘉县名及县治未再有变化。获嘉县北依太行,南临黄河,地理位置优越,是中原经济区新、焦、济产业带上的节点城市。
位于获嘉县的同盟山及武王庙等历史古迹形成了同盟山文化圈,是商周牧野之战的重要遗址,也是封神文化的重要策源地,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隋唐时期的获嘉城不仅在地理位置上具有重要性,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使其成为当今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
尽管被囚禁,李厚德并未屈服。他非常了解目前的王世充暴政不得人心,便暗中策划反抗。他通过狱卒与获嘉守将赵君颖取得联系。赵君颖原本就对王世充的暴政不满,加上李厚德的劝说,决定与其合作。
夜深人静时,李厚德与赵君颖在狱中密谈。李厚德低声说道:“王世充暴虐无道,天下人皆欲除之。君颖兄若能与我联手,必能推翻其统治,还百姓一个太平。”
赵君颖听后,点头道:“厚德兄所言极是,我早有此意,只是苦于无人相助。今日得兄相助,必能成事!”
二人密谋已定,趁获嘉城守官段大师不备,发动兵变。赵君颖率领亲信士兵突袭段大师的府邸,李厚德则在狱中策应。经过一番激战,他们成功驱逐了段大师,控制了获嘉城。
段大师(生卒年不详),隋末唐初时期官员,曾任殷州刺史。他是王世充麾下的重要地方官员,驻守获嘉城,但因对李厚德和赵君颖的反抗行动毫无防备,最终被二人发动兵变驱逐,最终消失在历史记载中。
控制获嘉城后,李厚德与赵君颖立即派人向唐朝朝廷传递消息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