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王世充部将纷纷归唐,诠释“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3 / 5)

加入书签

充、窦建德等割据势力的战争,屡立战功。李君羡在虎牢关之战中表现尤为突出,为唐朝的统一大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唐朝统一后,李君羡继续在军中任职,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他晚年因功被封为将军,享受朝廷的优厚待遇。

李世民将两人纳入帐下后,让李君羡做自己的亲信,任命田留安为右四统军。

随着麾下将领和部众的接连背叛,王世充的统治日渐动摇。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他开始对内实行高压政策,对外则不断扩张势力。然而,这种暴政并未能平息内部的动荡,反而激起了更多人的反抗。

二月十七日,隋朝旧吏李育德以修武县浊鹿城为据点归顺唐朝。唐朝朝廷随即在在浊鹿城设立陟州,隶属河北道,修武县归属其管辖,并以“武陟”为州名,李育德继续担任刺史,为唐朝效力。

唐朝武德年间,修武县治曾短暂迁至浊鹿城,但仅维持至武德六年(623年),随后迁回今修武县城关镇。后来因行政区划调整,陟州被废除,修武县改隶怀州(今河南沁阳),浊鹿城失去州治地位。

浊鹿城在隋唐时期曾为陟州治所,是区域行政与军事中心,但因地理变迁和战略需求调整,其重要性逐渐下降。最晚至五代时期,浊鹿城已完全废弃,仅作为历史遗址存在。

浊鹿城位于今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东北部的五里源乡李固村南,汉代曾是山阳公刘协的都城,隋唐时期延续了其古城功能。这里作为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和汉唐古城遗址,其历史跨度覆盖商周至隋唐,是研究中原地区城市演变的重要依据。

今修武县原名宁邑,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途中遇暴雨,驻兵修整练武,遂改名“修武”。秦代(公元前221年)置修武县,是中国最古老的县名之一,沿用至今超3000年,2006年获联合国“千年古县”认证。

修武县留存着独有的文化特色与古迹。其中的八大怪文化极具民俗文化和地方特色。

第一怪,面叶像丝带。修武人爱吃的手工面叶,既宽又薄,像飘浮的丝带,风味独特,成为备受大家喜爱的地方特色小

第二怪,吃朴棱把庙盖。修武县城北关祖师庙,使用千年荆藤做梁建成,别具一格,传为建筑史话。

第三怪,怀药是道菜。怀山药,曾为皇家进贡之物品,现在修武人把怀药加工成美味佳肴,成为当地一道名菜。

第四怪,韩愈变老外。韩愈乃修武韩坡人,但修武相当一部分人误认为韩愈为外县人,此乃一大怪。

第五怪,圪蹴不见怪。修武农村人经常圪蹴聚堆聊天,古往今来,在修武农村,吃晚饭时,三五位村民端着饭碗,蹲在一起,不坐凳子,聊天吃饭,畅谈邻里大事,一幅乡间休闲美景。

第六怪,云台叠洞惊中外。世界奇迹叠彩洞,展示了独特的地质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第七怪,万年宝藏地下埋。指的是焦作的煤炭资源,焦作是河南省最早发现并开采煤炭的地区,煤,又称乌金,是重要的工业、生产原材料。

第八怪,两脚下面踩着海。指的是焦作的水资源,焦作的水资源不论是远古还是现代,不管是地下还是地表,都相当丰富。

这些怪文化不仅反映了修武县独特的地理和资源特征,也体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和思维方式。其中,这里的四大怀药(山药、地黄、牛膝、菊花)被制成传统名菜,曾是皇家贡品。四种药材因其产自怀庆府地区,故统称为“四大怀药”。它们不仅是中医药的重要原料,也是焦作地区的重要特产和文化符号。

此外还有“东荆西枣”传说有关的建筑,即县城北关祖师庙的荆木、枣木大梁为独特建筑奇观。至于“东荆西枣”是一个与“善”有关的传说,读者朋友们可以通过捜索当地作者张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