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3章 张辽整军 出发洛阳(2 / 3)
微服走过长安劝学馆时,正见一个衣衫单薄的少年踮脚够一本《史记》,冻得通红的手指在书页上轻轻摩挲。他身后跟着的李儒低声道:“主公这一步棋,看似慢,实则比拿下十座城池还要紧。知识开了闸,将来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可用之才,世家垄断的根基,也就慢慢松动了。”
马超望着那片攒动的人头,嘴角噙着一丝淡笑:“我要的不是几个孝廉,是能让西凉真正立起来的筋骨。这些孩子里,或许就有将来能治河的、能练兵的、能写史书的……他们才是西凉的将来。”
寒风卷过街角,吹起少年们的衣角,却吹不散他们眼中的热望。而那些紧闭的世家府邸里,虽仍有不甘,却也渐渐明白——这位西凉之主,要的从来不止是疆土,更是这片土地真正的新生。
正月的暖阳透过薄云洒下,照在劝学馆的书页上,也照在西凉悄然变化的肌理里。祥和的背后,二月也悄然到来。
城郊的屯田地里,已有早起的农人开始翻耕冻土,铁犁划过土地的声音,在空旷的田野里格外清晰。他们或许不知道朝堂上的风云变幻,只知道新的一年,赋税轻了,种子足了,只要肯下力气,仓里就能多囤些粮食,孩子就能少些饥寒。这份朴素的盼头,像春草的嫩芽,正从冻土里悄悄探出头来。
而在军营深处,张辽正带着士兵擦拭铠甲,阳光下,甲片反射出冷冽的光;徐晃在演武场挥枪,枪尖划破晨雾,带起呼啸的风声;典韦守在王府门前,如一尊铁塔,目光警惕地扫过往来行人。他们知道,新的一年不会只有安宁,洛阳的关隘、江东的水路、中原的烽火,都在前方等着他们,但此刻,握着兵器的手,比以往更稳,因为身后的长安,正慢慢积蓄着复苏的力量。
二月中旬的风还带着凛冽的寒意,潼关外的官道上却已扬起漫天烟尘。马超身披玄色披风,立于关隘之上,目送着下方缓缓移动的军阵——张辽一身亮银甲,在晨光中泛着冷光,正与高顺、张燕、贾诩并辔前行,四万兵马如一条黑色长龙,沿着冰封的黄河岸蜿蜒向东,最终消失在远方的地平线下。
“文远此去,当能一举而定洛阳。”李儒站在马超身侧,望着那支队伍的背影,语气笃定。
马超微微颔首,指尖无意识地叩着垛口的青砖:“张辽持重,贾诩手段老辣,高顺治军严明,张燕熟悉山地路径,四人互补,足以应对洛阳周遭的变数。只是……”他顿了顿,目光投向东方,“曹操、吕布在许都一线厮杀正酣,未必会坐视我们拿下这处要地。传令下去,让斥候加密探报,一旦中原那边有异动,立刻回报。”
“属下早已安排妥当。”李儒应道,“粮草军械也已通过渭水运抵潼关,足够支撑他们打下三城。”
关下传来一阵马蹄声,张辽勒住马缰,翻身下马,仰头望向关隘上的身影,抱拳行了个标准的军礼。高顺、张燕、贾诩也随之驻足,四人齐声道:“请主公静候捷报!”
马超抬手挥了挥,声音透过风传下去:“切记,少杀戮,多安抚。洛阳久经战乱,百姓盼的是安定,不是又一场兵祸。”
“末将谨记主公教诲!”张辽朗声应道,翻身上马,再没回头,马鞭轻扬,率军加速向东而去。
直到军阵的最后一面“马”字大旗消失在视野里,马超才转身走下关隘。石阶上的薄冰被踩得咯吱作响,他忽然停步,对身后的亲卫道:“备些酒,送到张辽营中剩下的空帐里——等他们凯旋,我亲自陪他们喝。”
亲卫应声而去,李儒看着主公的背影,忽然明白,这位在战场上从不手软的将军,对麾下将士的牵挂,总藏在这些细微处。
返回长安的路上,官道两侧的田地里已有农人开始破冰翻土,零星的绿意正从冻土下探出头来。马超勒住马,望着那片新绿,忽然笑道:“等洛阳的消息传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