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吕连群再献殷勤,唐瑞林现场表态(3 / 5)
就像我们东洪发展需要文火慢炖的定力。泰峰书记这些年正是守着'急不得、等不起'的辩证法则,才让盐碱滩变吨粮田。这个时候,是时候让这瓶酒发挥作用了。”
李泰峰显然已经不再相信吕连群说的话,他轻轻摇了摇头,转头看向旁边的常务副县长刘超英,说道:“超英啊,我看这两瓶酒今天不喝了,让咱们连群同志留给下一任书记来接风,岂不是更好?也算是给新来的领导一个惊喜。”
刘超英并不知道两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只当是李泰峰要离开东洪县心有不甘,便附和说道:“泰峰同志,这酒既然已经拿来了,我看咱们该喝就喝嘛。至于下一任县委书记,我看还是姓李。”
刘超英从李泰峰的手中接过一瓶酒,随即用桌子上的一条旧毛巾将瓶身上擦了擦,慢慢拧开酒盖。“砰”的一声,一股浓郁的酒香味马上弥散开来,醇厚的香气瞬间充斥了整个房间。看得出,这确实是存放多年的老酒。
刘超英拿着杯子主动为李泰峰斟满一杯酒,酒液在杯中轻轻晃动,折射出柔和的光泽。紧接着把酒交给曹伟兵,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伟兵县长,咱们这一桌劝酒的任务就交给你了,你一定要认真领会好泰峰书记的指示和朝阳县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啊。让大家都喝好喝尽兴,今天咱们不醉不归。”
曹伟兵是个直率人,他大大咧咧地拿着酒瓶,看到上面还有不少灰尘印在瓶子上,倒也不讲究,拉起袖子就在瓶身上又擦了擦,认真看着瓶身上的包装,颇为感慨地说道:“你们说的这个老烧酒,我知道。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就在那里,张老头儿是有不少酿酒的门道。可惜啊,张老头儿把酿酒的方子带到地底下去了,不然的话,说不定咱们的老烧酒也能像平安县的高粱红酒一样。要是这门手艺能传承下来,说不定还能成为东洪县的一张响亮名片,带动一方经济发展。”
曹伟兵的话说者无意,但我听了之后却有了另外一番感慨。之前红旗书记后就注意到,高粱红酒厂由孙向东一人掌握秘方是有些风险的,李叔也曾经说过,韩羽公司的人也在想方设法和孙向东建立联系,目的似乎就是想获取酿酒的秘方。如果整个高粱红酒厂全部寄希望于孙向东,万一孙向东有个什么变故,或者秘方泄露,整个平安县高粱红酒产业都可能面临巨大危机。
这次,泰峰书记喝的很多,直到已经开始说起了醉话,众人才结束了饭局。
而在市里面迎宾楼内午饭的时候,也是一片乱糟糟的景象,几个客人不时在前台与经理争吵着,不是上错了菜,就是算错了账。离开了王曌的管理与照应,整个迎宾楼各方面工作质量全面下滑。前台的服务员手忙脚乱地处理着客人各种诉求,时不时还会出现一些小差错。
周海英看着餐厅里,桌椅摆放得杂乱无章,餐具也没有及时清洗,客人的抱怨声此起彼伏。周海英在前台照应了一会儿,对这些琐事不胜其烦,便来到包间,想稍微休息一下。
这个时候,魏昌全和赵东两人在包间里都已经喝了半壶茶水。魏昌全眉头紧皱,不停地唉声叹气,赵东则在一旁默默陪着,时不时安慰两句。周海英喘了两口粗气,大声说道:“哎呀,之前总觉得管理迎宾楼很简单,但现在真正管了几天才知道,事情太多了。配菜、订菜、招呼客人、结账,每一件事都要操心,真是不胜其烦呀。每天从早忙到晚,感觉比在政府上班还累。”
赵东马上说道:“海英哥,您是干大事的人,‘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说的是女同志。您就专心坐在办公室,这些琐碎的事情,交给
周海英摇了摇头,说道:“不行啊,现在这情况,现在还在正常运转,她这个时候闷在家里,家里的事情耽误了不说,公司的业务也耽误了呀。她要是再不回来,我看这迎宾楼的生意,都可以关门了。”
魏昌全和赵东两人对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