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吕连群再献殷勤,唐瑞林现场表态(2 / 5)

加入书签

县干部群众的支持下,就能在时代接力中稳住阵脚。

同志们,迈向新世纪,时不我待,开辟新征程,舍我其谁!马克思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一番表态之后,时间在紧张而压抑的氛围中悄然流逝,11点,会议就结束了。李学武部长站起身来,在众人簇拥下来到了县委大院的小广场上,谢绝了众人的热情挽留,还是返回了市里。

李学武走后,李泰峰书记的面色瞬间轻松了许多,仿佛卸下了千钧重担一般。他笑呵呵地与各位领导握手,声音爽朗地说道:“同志们,今天中午我做东,在县委招待所请大家吃顿饭,这是私人请客,朝阳书记批准一下吧。”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调侃,试图打破这略显沉重的气氛。

李泰峰此举自然有着与大家告别的意味,这个时候我也知道不能不近人情,便马上说道:“泰峰书记,东洪县这边听你安排。”

李泰峰笑着说道:“哎!朝阳同志,你没看文件吗?文件上写得清清楚楚,文件上的落款可是写的昨天啊,也就是说从昨天起,东洪一切党政事务都由你说了算呀。”

“泰峰书记,你只是停职,又不是免职,你以个人名义请客,也不需要经过谁批准吧。”刘超英笑着说道。

李泰峰马上回应:“那好,今天中午就在县委招待所,我来做东,感谢大家这些年,对我的包容和照顾啊。”

一众领导都围拢在县委书记李泰峰身边,个别同志的眼圈都快红了。我知道这很正常,泰峰书记毕竟在东洪县工作了一辈子,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都奉献给了这片土地,自然与同志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就算李泰峰书记在修桥的事情上犯了错误,但也不能否认他在推动东洪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的巨大贡献。人都是复杂的,好的不彻底,坏的不纯粹,这是大多数人的常态。并不能因为李泰峰书记被停了职,就全面否定他所做出的历史贡献。

中午时分,县委招待所的大厅里,热闹非凡。四桌宴席整齐地摆放着,桌上的菜肴色香味俱全,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平日里热闹的氛围,今天依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临近中午的时候,吕连群小心翼翼地拿着几瓶瓶装老酒,标签都已经褪色,纸张边缘也有些破损,显然经过了漫长岁月的洗礼。他主动来到了县委常委这一桌,脸上带着恭敬又有些兴奋的神情,说道:“泰峰书记,这瓶酒是我珍藏了十多年的老酒,平时根本不舍得拿出来喝。今天,我专程回了趟家里,把这几瓶酒拿出来,就想和您还有各位领导好好喝上几杯。”

李泰峰接过其中一瓶,仔细端详着。酒身上布满了厚厚的灰尘,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沧桑,酒盒子上还留着吕连群的几个指印。李泰峰看了一下后,眼神中闪过一丝惊喜,说道:“哎呀,这不是咱们东洪县之前产的老烧酒吗?这酒应该在市面上已经绝迹了呀。朝阳同志,咱们东洪县以前老作坊酿酒的本事,那可是一绝,都是人家老辈人几代传下来的独门秘方。可惜,酿酒的老师傅还没把这技术传到下一代,就出了意外,这老烧酒的酿造技艺马上也就失传了。以后啊,想喝上一口正宗的东洪老烧酒,可就难咯。”李泰峰又抬头看向吕连群,半开玩笑地说道:“连群同志,看来我要离开东洪县,你很高兴啊,把珍藏的压箱底的老酒拿出来庆祝?”

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让吕连群顿时觉得李泰峰的话太有针对性,脸“刷”一下就红了,他慌乱地摆了摆手,结结巴巴地说道:“泰峰书记,我可不是那个意思。关于您的工作,我是这样认为的,不破不立,涅盘重生嘛。马克思讲过,随着事物的发展,矛盾是有起伏的,呈波浪式的上升、螺旋式的前进。这瓶老烧酒让我想起《盐铁论》里'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古训,火候不到强开锅,必坏一锅好食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