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集(6 / 7)
p>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商君带来的,是农业展带来的。
第五章秋收万石
秦孝公十六年的秋天,是秦国历史上少有的丰收年。
从关中到河西,从洛水到渭水,田野里到处都是金黄的庄稼,空气中弥漫着谷物的清香。
农户们忙着收割、打谷、晾晒,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黑夫和黑旦兄弟俩正忙着打谷。
金黄色的粟米在阳光下闪闪光,随着谷穗被拍打,一粒粒饱满的谷粒落在地上,出“簌簌”
的声响。
黑夫的妻子和黑旦的妻子则在一旁晾晒谷物,把打好的谷粒摊在竹席上,让阳光把水分晒干。
“哥,你看今年这收成,比去年又多了不少!”
黑旦拿起一把谷穗,兴奋地说,“我家这几亩地,怕是能收两千斤粟米呢!”
黑夫笑着点头:“我家也差不多。
这都多亏了商君的好政策,修了水渠,有了新农具,还有农官的指导。
要是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啊!”
正说着,李离带着几个官吏来了。
他们是来统计粮食产量的。
李离走到谷堆前,抓起一把粟米,仔细看了看:“黑夫,今年的粟米颗粒真饱满啊,产量肯定不低。”
黑夫赶紧点头:“托商君的福,今年收成好。
我家这十亩地,估计能收三千斤。”
李离拿出竹简,认真地记了下来。
他边走边统计,每到一户人家,都能听到农户们报出的喜人产量。
统计完整个村子,李离算了算,今年村里的粮食总产量比去年提高了近四成,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
“太好了!”
李离激动地说,“我这就把消息上报给商君,让他也高兴高兴。”
消息传到咸阳,商鞅正在和秦孝公商议国事。
听到各地粮食丰收的消息,秦孝公忍不住拍手叫好:“商君,你真是秦国的功臣啊!
如今粮食充盈,百姓富足,秦国的国力越来越强了!”
商鞅也面露喜色:“这都是君上支持的结果,也是百姓们辛勤劳作的成果。
有了充足的粮食,我们就可以扩军备战,收复失地,实现称霸天下的大业了。”
秦孝公点点头:“没错。
以前我们打仗,最怕的就是粮草不足。
现在粮仓满了,我们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下一步,我们可以着手准备收复河西之地了。”
商鞅早已做好了准备。
他向秦孝公呈上了一份详细的军事计划,其中就包括粮草的调配方案。
“如今关中各地的粮仓储备充足,足够十万大军征战一年。
我们可以先派军队驻守河西边境,伺机而动。”
秦孝公准奏后,商鞅立刻下令调配粮草,支援边境军队。
一辆辆装满粮食的马车从粮仓出,源源不断地运往边境。
边境的士兵们看着充足的粮草,士气大振。
不仅如此,充足的粮食还吸引了更多的人来秦国。
周边国家的百姓听说秦国粮食充足,政策优厚,纷纷拖家带口前来归附。
秦国的人口越来越多,劳动力也越来越充足,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的展。
这天,黑夫正在地里劳作,看见远处来了一队迁徙的百姓。
他们牵着牛,赶着车,车上装满了行李和粮食。
为的是一个中年汉子,他看到黑夫,赶紧上前打听:“大哥,这里是洛水灌区吗?我们是从赵国来的,听说这里粮食充足,政策好,想来这里定居。”
黑夫热情地答应:“是啊,这里就是洛水灌区。
商君下令开垦荒地,只要你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