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集 城头论功(3 / 5)

加入书签

/p>

商鞅指着校场上的身影,对公孙痤道,“这便是我要的秦军——不仅要敢打,还要会打;不仅要能冲锋,还要懂配合。”

公孙痤颔,目光落在蒙恬身上——那孩子摆阵时,手势、口令竟有几分蒙武的影子,却比蒙武多了几分灵活;再看王翦,教卒子时耐心细致,与他平日沉默寡言的模样截然不同。

“是块好料,”

公孙痤感慨,“假以时日,怕是能成大器。”

日子过得快,转眼便是半月。

这日傍晚,军需营送来消息,说要给前营补充十石粟米,让各伍派人去领。

蒙恬刚要让人去,黑六却站了出来:“伍长,让我去吧。

咱们营里的弟兄多,十石米不轻,我力气大,能多扛些。”

蒙恬笑着点头:“那就麻烦黑大哥了。”

黑六领着两个卒子去了,回来时却沉着脸,身后跟着个军需营的小吏。

“伍长,”

黑六把米袋往地上一放,“这米不对,里面掺了不少碎米,还有些潮的。

咱们弟兄们练了一天,吃这个怎么行?”

那小吏却理直气壮:“碎米也是米,潮的晒晒也能吃。

前营这么多伍,哪能都给好米?你们伍长年纪小,别不知足。”

这话恰好被路过的王翦听见。

他刚从校场回来,手上还沾着弩机上的铜锈。

“碎米能填肚子,”

王翦走到小吏面前,声音不高,却带着几分冷意,“可弟兄们练的是能上阵杀敌的本事,吃着掺了碎米的粮,怎么有力气握弩、挥剑?你说我们不知足,那你倒是说说,军需营的粮,哪一条律法定了要给弟兄们碎米?”

小吏被问得哑口无言,涨红了脸:“我……我只是按规矩办事。”

“什么规矩?”

蒙恬也走了过来,从怀里掏出一卷竹简,那是商鞅亲定的军需律,“律书上写着,‘军粮需颗粒饱满,无霉变、无掺假,违者依律处置’。

你给我们碎米潮米,是忘了律条,还是觉得我们伍里都是少年,好欺负?”

小吏见两人拿出律书,顿时慌了神。

商鞅推行新法,最忌的便是徇私枉法,若是这事闹到商鞅面前,他这小吏的差事怕是保不住了。

“两位伍长息怒,”

他连忙拱手,“是我糊涂,这就去给你们换好米,马上就换。”

看着小吏慌忙跑远的背影,黑六挠了挠头,对两人道:“还是伍长有办法。

之前别的伍也收到过碎米,都只能认了,哪敢跟军需营较真。”

蒙恬把律书卷好,放回怀里:“商君说,新法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军需营的小吏,还是咱们当兵的,都得守律。

只要占理,就不用怕。”

当晚,弟兄们吃着新换的粟米饭,就着腌菜,却比往日吃干肉还香。

黑六端着碗,走到王翦与蒙恬面前,敬了他们一碗水:“两位伍长,我黑六服了。

以后你们说往东,弟兄们绝不往西;你们说练到三更,弟兄们就绝不二更停。”

其他卒子也纷纷附和,碗盏碰撞的声音在营帐里传开,竟比校场上的呐喊还热闹。

蒙恬看着眼前的景象,悄悄对王翦道:“你看,咱们这五十卒,算是真正拧成一股绳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翦点头,望着营帐外的星空——河西的星星比咸阳的亮,像是嵌在黑丝绒上的碎钻。

他想起半月前在城头,商鞅说的那句“能打胜仗、能护百姓的本事”

,忽然觉得,自己离这句话,又近了一步。

三日后,商鞅传下将令,要各伍比试演武,选出最精锐的三个伍,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