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集 灾荒应对(4 / 4)

加入书签

清澈见底。

李斯接过陶罐,闻了闻,又尝了一口,甘甜清冽。

&0t;好!

&0t;他当即决定,&0t;组织人手去南山取水,再把橡果收回来,让县府的厨子教大家怎么处理,能当粮食吃。

&0t;

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

张苍带着几个吏员来了,他翻身下马,手里拿着一份文书:&0t;李斯,廷尉府批了你的请求,明年开春就在渭水沿岸修五条新渠,用的是韩国水工郑国的法子,能灌溉十倍的田地。

&0t;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斯接过文书,只见上面盖着鲜红的廷尉印。

他忽然注意到张苍的靴子上沾着泥,显然是刚从别的县赶来。

&0t;太仓令,其他县的情况如何?&0t;

&0t;都稳住了。

&0t;张苍笑着说,&0t;咸阳运来的新粮到了,还带了些蜀地的土豆种子,说是能在贫瘠的土地上生长。

对了,陛下还让人送来了一批药材,专门给生病的百姓用。

&0t;

正说着,天空又飘起了细雨。

百姓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仰起头来迎接这甘霖。

一个孩童指着天上,兴奋地喊道:&0t;快看,是彩虹!

&0t;

众人抬头,只见雨后的天空中,一道七彩的虹霓横跨在渭水之上,一端连着干旱初愈的田野,一端通向远方的咸阳城。

李斯忽然明白,秦国的强盛,从来不只是因为变法的律法,更是因为在危难时刻,官府与百姓能像这彩虹一样,心连着心,共同撑起一片天。

赵伯颤巍巍地跪倒在地,对着彩虹拜了三拜。

周围的百姓也跟着跪下,他们的脸上没有了之前的愁苦,只有对未来的希望。

李斯和张苍站在雨中,看着这一幕,都没有说话。

他们知道,这场旱灾终将过去,而经历过考验的秦国,会像雨后的土地一样,孕育出更丰硕的果实。

夜幕降临时,李斯在县府的灯下写着奏章。

他详细记录了这次抗旱的经过,从粮仓的调度到水渠的修缮,从百姓的互助到工匠的创新,最后写道:&0t;秦之强,非独恃兵甲之利,更在仓廪实、法度明、民心齐。

遇灾而不乱,处困而能兴,此乃长久之道也。

&0t;

窗外的雨还在下,淅淅沥沥的,像是在为这片土地吟唱一重生的歌谣。

远处的村庄里,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夹杂着妇人捣衣的木棒声,还有更夫打更的梆子声——一切都和往常一样,却又不一样了。

经历过旱灾的人们,更懂得珍惜手中的粮食,更明白团结的力量,就像那被雨水浸润的土地,看似平静,却在地下积蓄着蓬勃的生机。

hai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