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集 卫鞅隐忧(3 / 3)

加入书签

>

里,藏着多少东西呢?

这日,卫鞅正在封地的田埂上看麦子,忽然见远处来了一队骑士,为的是宫中内侍。

内侍翻身下马,捧着一卷明黄的帛书,高声道:“商君接旨!”

卫鞅跪下听旨,帛书上的字迹是新君亲笔,说东边的韩国派使者来,想与秦国通商,让卫鞅去栎阳主持此事。

“君上还说,”

内侍补充道,“韩国使者久闻商君威名,特意点名要见您。”

卫鞅谢了旨,送走内侍,站在田埂上,望着远处的栎阳城。

城墙上的旗帜在风里招展,像一只展翅的鹰。

他知道,新君这是在试探他,也是在提醒他——秦国离不了他,至少现在离不了。

回到栎阳时,正是傍晚。

相府的门童见了他,惊喜道:“大人可回来了,这几日好多官员来拜访,都说找您有要事。”

卫鞅走进府里,只见庭院里的那棵老槐树落了满地叶子,扫叶的仆役见了他,忙停下手里的活,低着头不敢说话。

他忽然想起,这棵树是他刚入秦时亲手栽的,那时树干还没他的胳膊粗,如今已能遮天蔽日。

夜里,他坐在灯下,重新铺开奏疏。

之前写的那份请求退居封地的奏疏还放在案头,墨迹已经干了。

他拿起笔,在旁边添了一行字:“臣愿暂留栎阳,助君上处理韩事,事毕,仍请归封。”

笔尖落在纸上,出轻微的沙沙声。

窗外的风卷着落叶,打在窗棂上,像有人在轻轻叩门。

卫鞅望着烛火,忽然觉得,这秦国的路,他还得接着走下去,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哪怕身后是万丈深渊。

毕竟,这是他用了十五年光阴,一砖一瓦垒起来的家啊。

他不知道的是,此刻的宫中,新君驷正站在地图前,手指划过秦国的疆域,轻声问旁边的侍从:“商君回栎阳了?”

“回君上,刚到。”

新君没再说话,目光落在地图上标注的商君封地,那里像一颗钉子,钉在秦国的心脏地带。

烛火在他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夜色渐深,栎阳城渐渐睡去,只有相府和王宫的灯,还亮着。

风穿过街巷,带着新谷的香气,也带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在这座日益繁华的城里,悄悄流淌。

hai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