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集 公子虔的隐忍(2 / 2)
落到自己头上。
“可我是公族,是您的兄长。”
他的声音低了下去,带着一丝委屈,“卫鞅这么做,分明是想踩着公族立威。”
孝公叹了口气,转身从架上取下一卷竹简,展开:“这是各县报上来的田亩账册。
去年推行新田制,有十二家贵族隐瞒田亩,七家擅改水源,都是仗着公族身份。
大哥你看,这上面,有多少是当年跟着父亲打仗的功臣?”
公子虔的目光扫过那些熟悉的名字,有的是他少年时的玩伴,有的是父亲的老部下。
他忽然想起,去年秋收时,有个老军户来府里哭诉,说贵族占了水源,自家的田旱得裂了缝。
当时他只当是寻常纠纷,让管家打了。
“大哥,”
孝公走到他身边,再次拍他的肩,这次的力道很轻,带着兄长的温度,“秦国弱了太久,列国把我们当戎狄。
要变强,就得让所有人都在一条规矩下行事。
公族不能例外,我这个君上,也不能例外。”
他指着窗外:“你看栎阳南门,那根徙木立了三日,没人信官府会赏五十金。
可卫鞅做到了,现在百姓信官府了。
要是连你我都不遵法,那根木头就白立了,求贤令也白写了,河西,永远也夺不回来。”
公子虔望着窗外,残阳正落在那根早已不在的木头曾经立着的地方,光影里仿佛还能看到那个瘸腿老兵扛着木头过街的身影。
他想起自己带过的兵,那些老秦人,最认的就是“说到做到”
四个字。
“我知道大哥委屈。”
孝公的声音软了下来,“封地罚没的部分,我从内库拨些粮食给你补上。
但法,不能破。”
公子虔攥紧的拳头慢慢松开,指甲嵌进掌心的疼,比不上心口那股憋闷。
他知道孝公说的是对的,就像当年父亲让他死守石门,明知凶险,也只能领命。
“好。”
他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我认罚。”
孝公松了口气,笑了笑:“大哥还是懂我的。
等过了年,我让卫鞅把律法再细化些,免得日后再有这样的误会。”
公子虔没接话,转身往外走。
走到殿门口时,他回头看了一眼,孝公正弯腰整理那卷账册,背影在烛火下显得有些单薄。
他忽然觉得,弟弟比自己更难,一边要盯着河西的魏军,一边要按住国内的旧势力,还要护着卫鞅那个外来的“刀”
。
只是那把刀,割到了自己身上,真疼。
回到府里,他没再摔东西,只是让人把那柄吴钩收了起来。
老家臣来问,封地的官吏怎么处置,他闭着眼说:“按新法办,该罚的罚,该贬的贬。”
夜深时,他独自坐在书房,望着墙上的河西地图。
月光透过窗棂,照在阴晋城的位置,那里像一块硌在心头的石头。
他知道,卫鞅的法子或许真能让秦国变强,可那份被新法割裂的公族血脉,那份被律法丈量的功勋与伤痕,像渭水的冰,冻在了心底。
他拿起酒壶,对着嘴灌了一口,辛辣的液体滑过喉咙,却暖不了那越来越深的寒意。
他对自己说,忍着,为了河西,为了秦国。
可心里某个角落,有什么东西碎了,碎成了对卫鞅的恨意,像种子,在暗夜里悄悄了芽。
窗外的风又起了,卷着雪沫子,拍打在窗纸上,像谁在暗处磨牙。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卫鞅的新法,还会割到更多人,包括他自己。
而他能做的,只有等着,忍着,直到某个可以拔那把“刀”
的时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