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16章(2 / 2)
满老茧的手抚过断壁残垣,嘴里喃喃念叨着:"
当年这根梁柱,还是我爷爷带着大伙从深山里抬出来的"
钢蛋和小猴子则开着村里唯一的三轮车,颠簸在蜿蜒的土路上,四处采买青砖、木料。
每经过一户人家,都会有村民主动递上自家的工具,或是塞几个刚摘的黄瓜给他们解渴。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葫芦湾,越来越多的村民自加入到建设队伍中。
老石匠张大爷搬出自家祖传的墨斗,在木料上弹出笔直的墨线;年轻媳妇们提着竹篮,送来刚蒸好的馒头和熬得浓稠的绿豆汤;就连平日里最懒散的王瘸子,也一瘸一拐地帮忙搬运石块。
整个施工现场热火朝天,吆喝声、锤打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在葫芦湾的上空回荡。
小吴每天天不亮就来到工地,直到月亮爬上树梢才回家。
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工程进度和各种突问题。
当钢蛋为了节省开支,执意要买下便宜但质量欠佳的瓦片时,是他耐心解释其中的利害关系;当二懒提议在祠堂前挖个荷花池时,他又带着大家一起重新规划图纸。
一个月后的清晨,祠堂的主体结构终于完工。
村民们放下手中的活计,齐聚在祠堂前。
阳光洒在崭新的飞檐斗拱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小吴站在台阶上,声音微微颤抖:"
这不仅仅是一座祠堂,更是咱们葫芦湾的魂。
"
他的目光扫过人群,看见钢蛋和小猴子骄傲地挺起胸膛,香菱眼中闪烁着欣慰的泪花,大喇叭三嫂正用袖口偷偷擦拭眼角。
祠堂落成那日,葫芦湾像过年般热闹。
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纷纷返乡,老人们穿上压箱底的新衣裳,孩子们举着自制的彩旗在人群中穿梭。
鞭炮声中,尘封多年的族谱被郑重地请进祠堂,香火重新燃起。
袅袅青烟中,仿佛能看见历代先祖欣慰的笑容,也能预见葫芦湾更加美好的未来。
而那棵见证了无数岁月的老槐树,正舒展着枝叶,为这片土地继续遮风挡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