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神秘乐器登场?一起来吧我的小伙伴(4 / 6)
声音像是一条河流。”林老师评价,“它不再只是平稳地流淌,而是有了起伏,有了漩涡,有了力量。”
严君泽听后只是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但眼神里多了几分自信。
牛希英的高音也有了显著的进步。她不再只是追求音高的极限,而是学会了控制音色的细腻变化。林老师让她尝试在不同场景下练习,比如在空旷的礼堂、在狭窄的走廊、在夜晚的天台。
“你的声音需要适应不同的空间。”林老师告诉她,“它不只是在训练室里发光,而是在任何地方都能穿透黑暗。”
牛希英开始理解,高音不是一种炫耀,而是一种引领,一种希望的象征。
大车的低音则变得更加沉稳有力。穆老师对他的训练极为严格,要求他不仅要支撑住整个和声,还要在关键时刻给予爆发力。
“你的声音是大地。”穆老师说,“它要能承载所有人的歌声,也要能在关键时刻震动人心。”
大车开始意识到,低音不是被忽视的存在,而是整个合唱团最坚实的根基。
三人的训练逐渐独立,但彼此之间的默契却在悄然增强。他们开始在训练室之外交流,分享各自的心得,甚至会在晚上一起听彼此的录音,互相点评。
“我觉得你今天的声音有点紧。”牛希英听完严君泽的录音后说。
“是啊,我今天状态不太好。”他点头,“可能是太想表现了。”
“放松一点。”她笑着,“声音不是靠力气的,是靠心。”
“我知道了。”他点头,眼神坚定。
而大车则开始主动帮他们调整站姿和呼吸,“你们的支撑点不对,这样唱久了会伤嗓子。”
“谢谢。”严君泽认真地说,“我们是一个整体,不能只顾自己。”
他们开始真正成为一个团队,而不是三个独立的声部。
某天傍晚,林老师突然走进训练室,手里拿着一份新的乐谱。
“下周开始,我们要开始合练。”她宣布,“你们各自已经打下了基础,现在是时候把你们的声音融合在一起了。”
三人闻言,心中一震。
“准备好了吗?”林老师看着他们。
“准备好了!”三人异口同声。
林老师微微一笑,将乐谱放在钢琴上,“那我们从最难的部分开始??高潮段落的最后三十秒。”
那是整首曲子最复杂、最需要情感爆发的部分。
“你们要记住,合唱不是一个人的表演,而是三个人的共鸣。”她看着他们,“你们的声音要像三股风,彼此碰撞,彼此融合,最终形成一场风暴。”
&nb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