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匠人们的春天!张太岳强势归朝(2 / 4)

加入书签

到后,便不再会担心边境生乱。

张居正起复回朝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各地州府。

这几日,张居正返程途中。

路经各地时。

地方上的巡抚、布政使、监察御史,州府主官打听到张居正的回朝路线后,有人在河畔行礼,有人在路上制造偶遇,还有一些官员提前在驿站设宴,为张居正准备好了各类需要补充的东西。

刚开始,张居正还不断拒绝。

到后来,因迎他的官员太多,他便不再拒绝,在不影响行程的情况下,便与一些官员吃顿便饭,聊一聊地方民生。

张居正知晓,此举易引得一些官员弹劾。

但此刻的他,根本顾不上这些。

他已被打上“柄国权臣”之印记,此番回京后,权力与威望必将再次增大。

他只想让新政彻底落实下去。

而个人之私名,他已不在乎是清还是浊。

……

八月二十六日,张居正的奏疏传到了京师。

脖梗子比太庙砖石都要硬的内阁阁臣、户部尚书殷正茂,率先上奏向小万历低头,称户部未曾考虑周全,没有考虑后宫费用的增加,实乃职责有失,愿意接受张居正的建议,每年为内廷拨十万两买办银。

小万历回复殷正茂,称自己也未曾考虑周全,索要私用钱过多,也愿意接受张居正的建议。

几乎一日之间,内廷私用银之事便被彻底解决。

小万历对户部不赏不罚,并命厂卫厚葬户科给事中石应岳,对其家人进行抚恤。

这就是张居正的能力,这就是张居正的威望。

满朝文武倾尽全力都做不到的事情,张居正一封奏疏就能做到。

他一开口,小万历与殷正茂便选择了妥协。

他的建议也令满朝文武提不出任何异议。

也有些官员感觉此事像是有人设计而成,因为最大的受益者,正是张居正。

因此事,朝廷反对张居正夺情的官员几乎全部妥协;因此事,张居正柄国的日子即将再次到来。

但官员们也只是私下嚼一嚼舌根。

从张居正离朝这十个月,他们也都看出,当下之朝堂,是真的离不开张居正。

另外。

因张居正即将归来,京师的官员们也都有了干劲。

吕调阳与马自强不喜贬谪斥责官员,但张居正若知某个官员做事不力,拖沓无效,他能将对方训斥得抬不起头。

……

八月二十八日,天气微凉。

京师街道之上,人流熙熙攘攘,非常热闹,由工部主办的第一届匠人展会即将开始。

这次,不同于上次来京的全是治河匠人(包括河上木匠、铁匠、石匠等)。

涉及的行当足足有十余种。

有工程营造行当(即宫殿、官署桥梁修建)、纺织印染行当、工艺器物行当、陶瓷烧造行当、船舶交通行当等等。

凡在各自行业技术出众者,皆汇聚到了京师。

其中还有一类特殊的匠人:军器制造匠人,即弓匠、箭匠、盔甲匠、火药匠等。

他们的技艺涉及大明军事力量的发展,故而被安排在兵部,并未对外展出。

当下这些匠人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轮班匠,即纳银代役的匠人,他们靠着在私营作坊雇佣为生计。

另一类是住坐匠,这类人不能纳银代役,每月至少服役十日,乃是服役的重点人群。

轮班匠比住坐匠要自由一些,但月钱微薄,仍是底层。

这两类人的共同之处是:世袭匠户,未经特赦不得脱籍或参加科举,身份地位远远低于民户。

这次,来到京师的匠户足足是上次的五倍。

匠户们如此踊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