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顺篇第五十五三(3 / 4)

加入书签

/p>

这就需要医生对人体的穴位了如指掌,还要懂得中医的理论知识,才能准确地判断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下针。”

黄帝感慨地说:“伯高啊,这针灸的学问真是太深奥了。

那中等医生在病未盛的时候下针,和上等医生有啥不一样呢?”

伯高说道:“黄帝,中等医生在病未盛的时候下针,虽然也是为了阻止病情展,但和上等医生还是有区别的。

上等医生提前下针,更多的是预防,就像在敌人还没集结好的时候就把他们打散。

而中等医生下针,是已经看到病有要作的迹象了,这时候下针是为了控制病情,不让它变得更严重。

比如说,一个人开始有点咳嗽,嗓子也有点痒,但还没展成严重的感冒。

中等医生就会根据这个症状,判断可能是外感邪气入侵了。

这时候呢,中等医生可能会选择肺经上的穴位,像列缺穴。

列缺穴就好比是肺的一扇小窗户,通过刺激它,可以把肺里的邪气给放出去,就像打开窗户通风,让新鲜空气进来,把不好的空气排出去,这样咳嗽、嗓子痒的症状就不容易加重,也就不会展成严重的感冒啦。

再比如说,有人感觉肚子有点隐隐作痛,大便也不太正常,可能有点稀溏,但还没到拉肚子拉得很厉害的程度。

中等医生一看,觉得这可能是脾胃要出问题了,是脾胃的气机不太顺畅。

这时候,中等医生可能就会扎天枢穴。

天枢穴可是调理胃肠功能的一把好手,它就像肠胃的一个小管家,能调节肠胃的蠕动,让肠胃恢复正常的工作节奏,肚子痛和大便稀溏的问题也就不会继续恶化。

黄帝好奇地问道:“伯高,那中等医生在选穴位的时候,和上等医生选穴位的思路,除了一个偏预防,一个偏控制病情,还有其他不同的地方吗?”

伯高思索片刻,说道:“黄帝,确实还有些不同。

上等医生因为是在病还未生之时下针,更多考虑的是整体的体质和潜在的病倾向,选穴位可能更侧重于调整人体的正气,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就像给房子加固地基,让房子更结实,不容易被风雨摧毁。

而中等医生在病未盛时选穴位,除了要考虑控制病情,还得关注邪气的走向和聚集的地方。

比如说刚刚讲的咳嗽例子,中等医生知道邪气在肺经,除了选列缺穴,可能还会搭配太渊穴。

太渊穴是肺经的原穴,原穴就像是脏腑元气经过和留止的地方,刺激太渊穴可以更好地激肺脏的元气,帮助肺脏把邪气赶出去。

所以中等医生选穴位,既要针对已经出现的症状,又要考虑到如何更好地把邪气驱散,防止它进一步深入身体。”

黄帝又问:“那下等医生在病正盛的时候下针,会有哪些问题呢?难道只是因为病势太猛不好控制吗?”

伯高皱了皱眉头,严肃地说:“黄帝,下等医生在病正盛时贸然下针,问题可多了去了。

先,病正厉害的时候,人体的正气和邪气正打得不可开交,就像一场激烈的战争正在进行。

这时候下针,就好像在混乱的战场上突然扔了一颗炸弹,不仅可能炸到自己人(损伤正气),还可能让邪气更加肆虐。

比如说,有些热症,像高热不退,病正盛的时候,人体的气血都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

下等医生如果这时候不分青红皂白地乱扎针,可能会导致气血更加上涌,让高热的情况变得更严重,甚至可能引昏迷等更危险的情况。

而且,病盛的时候,人体的经络气血都处于一种紊乱的状态。

下等医生如果不能准确判断经络气血的走向,盲目下针,就可能扰乱经络的正常气血运行,使得病情更加复杂难治。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