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传篇第二十九三(4 / 5)
嗯,有道理有道理!
岐伯啊,你说得真是太详细啦。
不过我还有个问题,要是这些方法都用上了,还是不见好,该咋办呢?”
岐伯笑着说:“黄帝老哥,这时候啊,就得请咱们的中医大部队出马啦!
对于胃寒的人,可以用艾灸的方法,在中脘穴、足三里这些穴位上艾灸,就像给胃这个‘大仓库’里点上小火炉,把寒邪都给烤跑。”
“中脘穴在哪呢?就在咱们肚子上,肚脐往上四寸的地方。
足三里呢,在小腿外侧,犊鼻下三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艾灸这两个穴位,能有效地温胃散寒,增强胃的功能。”
“要是胃热呢,可以按摩内庭穴。
这个穴位在足背,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按摩这个穴位就像给胃里的‘大火’踩刹车,能清胃泻火,让胃热的症状得到缓解。”
“对于肠寒的人,艾灸神阙穴、关元穴效果不错。
神阙穴就是咱们的肚脐,关元穴在肚脐下三寸。
艾灸这两个穴位,能温暖肠道,促进肠道的血液循环,把寒邪给赶出去。”
“肠热的话,可以按摩天枢穴。
天枢穴在腹部,横平肚脐,前正中线旁开2寸。
按摩这个穴位能调节肠道的功能,清热通便,让肠道里的热气顺利排出。”
黄帝听得眼睛放光,兴奋地说:“哇塞!
岐伯,你这真是太厉害啦!
这么多办法,这下老百姓的肠胃问题不愁解决不了啦!”
岐伯谦虚地说:“黄帝老哥,这都是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我也就是把它们整理整理,分享给大家而已。
希望这些方法能让老百姓们都健健康康的,少受点病痛的折磨。”
黄帝感慨地说:“是啊,岐伯。
咱们一定要把这些知识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受益。
对了,你再给我讲讲,除了这些常见的肠胃问题,还有没有其他特殊的情况呢?”
岐伯想了想,说道:“黄帝老哥,还真有一些特殊情况。
比如说,有些人会出现脾胃虚寒的症状,这可不光是胃寒或者肠寒那么简单啦,而是整个脾胃系统都变得虚寒。”
“脾胃虚寒的人啊,除了肚子胀、拉肚子这些症状之外,还会感觉浑身没力气,手脚冰凉,脸色也特别苍白,就像刚从冰窖里出来似的。
这是因为脾胃是人体气血生化的源头,脾胃虚寒了,气血生成不足,身体各个器官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和能量,自然就没精神啦。”
“对于脾胃虚寒的人,除了前面说的饮食和艾灸方法之外,还可以试试食疗的方子,像用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这四味药煮成的四君子汤,就有很好的健脾益气的效果。”
“还有些人会出现胃肠积滞的情况,就是吃进去的食物在胃肠里堆积,消化不掉。
这时候啊,人会感觉肚子胀得难受,还会打嗝、放屁,口气也特别重。”
“对于胃肠积滞的人,饮食上要少吃那些难消化的食物,多吃点山楂、麦芽这些能帮助消化的食物。
还可以按摩腹部,按照顺时针的方向,轻轻按摩,能促进胃肠的蠕动,把堆积的食物消化掉。”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不停地提问:“岐伯啊,那要是有人肠胃不好,还经常失眠,这两者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呢?”
岐伯笑着说:“黄帝老哥,这关系可大啦!
中医上讲,胃不和则卧不安。
当肠胃出现问题的时候,比如胃里有积食,或者肠道蠕动不顺畅,身体就会处于一种不舒服的状态,这种不舒服会影响到人的心神,让人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反过来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