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论篇第七十三四(3 / 4)

加入书签

‘嘿,既然你不来,那我来凑个热闹!

’于是,火运就开始接管了舞台,结果呢,火上加火,本该清爽的秋天却变得干燥又热乎乎的。”

“这时候啊,天空倒是挺清朗的,但那股子热气,哎呀,简直就像是在蒸桑拿!

老百姓们可就遭殃了,一个个头昏脑胀,晚上睡不着,白天还犯困,喉咙干得跟沙漠似的,不停地喝水,心里还烦躁得要命,就像是吃了辣椒又喝了烈酒,那叫一个‘懊热内烦’啊!”

“而且啊,这天气还特会捉弄人,早晚凉爽一会儿,中午又热得跟夏天一样,反复无常。

这阳明燥金之气呢,长时间不下来,就在上面憋着,憋久了,就变成了‘伏之化郁’,就像是你心里有个事儿,一直憋着,最后就成了个结,对吧?这时候,天气就变得又冷又清,还时不时冒点白雾,就像是冬天提前来了预告片。”

“老百姓们呢,这时候就开始出现各种症状了,比如身体不受控制地抖动(咱们现代说法就是‘掉’,想象一下,就像是跳广场舞的大妈,但完全不受音乐控制),头晕目眩,手脚僵硬得跟冰棍似的,还感觉不到疼,两肋下面疼得跟有人拿针扎一样,眼睛呢,就像是布满了红蜘蛛网,看不清楚东西。”

“说到这儿啊,岐伯老爷爷估计得开个方子给大家伙儿治治。

别急,这方子大概是怎么配的呢?”

“先啊,得有点清热的药材,比如黄连,大概来个3o克,就像是在炎炎夏日里给你一杯冰镇可乐,清凉一下。

然后呢,加点润肺的,比如百合,来个5o克,让你的肺啊,像是喝饱了水的海绵,软绵绵的。

再来点舒肝解郁的,比如柴胡,来个2o克,让你的心情像风筝一样,高高飞起来,不再郁闷。

还有啊,得有点活血化瘀的,比如丹参,来个4o克,让你的血液流通顺畅,就像高公路上的车,嗖嗖地跑。”

“当然啦,这只是个大概的方子,具体还得看个人体质和病情。

不过,咱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那时候的医生拿着这个方子,是不是也得跟现在一样,一边开药一边叮嘱:‘记得按时吃药,多喝水,少吃辣,多锻炼哦!

’”

“至于脉象嘛,这时候的人脉象啊,就像是秋天的树叶,虽然还算有生命力,但已经开始显得干燥、细弱了。

你得仔细摸,才能感觉到它在跳动,就像是捉迷藏的小孩,你得用心去找,才能找到它。”

岐伯说:“在那个子午年(咱们就理解为某个特定的年份吧),太阳这家伙,它本该好好待在天上,结果呢,却想着往地里钻。

可是啊,地爷爷不乐意了,说:‘你小子,想占我地盘?没门儿!

’于是,太阳就被挡在了外面,进不去。

这事儿还没完,要是再赶上土元素(咱们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的湿气、土壤这些)特别旺盛的时候,就像是大自然提前开启了‘加湿模式’,那太阳就更别想进去了。

这时候,天空就会出现一片黑压压的,好像老天爷也心情不好,整天阴沉沉的,偶尔还飘点黄黄的雾气,湿漉漉的,冷飕飕的。

这样的天气一多,人们就容易生病,比如说突然晕倒(咱们可以想象成是起床太猛,眼前一黑那种感觉),手脚像灌了铅一样重,提不起劲,甚至男性朋友还可能遇到‘难言之隐’,力气小得像只小猫。”

“而且啊,这天儿啊,就像是个情绪不稳定的小孩,一会儿阴沉着脸,一会儿又给你来点湿气,像是在跟你玩捉迷藏。

这样的环境久了,那些本该流通的气啊、湿啊,就都憋在体内,出不来了,就像咱们家里太久没打扫,灰尘都堆成山了。

这时候,人们就更难受了,什么大病小灾的都找上门来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