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玻璃怎么是透明的?(1 / 5)

加入书签

    李清容看了他一眼,微微歪了歪头。

    这就算打招呼了。

    江年点头,算是收到的意思。思考了片刻,还是朝着李清容走了过去。

    “什么时候到的?”

    “刚到不久,点名之后来的。”李清容道,“...

    六月的阳光穿过竹林,在“自然课”教室外的石板路上投下斑驳光影。小宇站在门口,看着实习生们围坐在陶艺师身边,认真记录她讲述泥土的故事。那个曾红着眼眶的男生正小心翼翼地将一小撮北坡茶园的土装进布袋,动作轻得像在保存某种圣物。

    他转身走向工坊区,途中经过听水工坊新设的监测站。电子屏上实时跳动着水质、空气和噪音数据,绿色数字安静流淌,如同这片土地平稳的呼吸。自从成立“心桥观察团”,这里每天都有村民轮值查看,发现问题立刻上报。透明不再是口号,而是刻进日常的习惯。

    刚走到综合楼前,阿禾骑着电动车冲过来,车后座绑着一台崭新的冷链运输箱。“哥!杭州那家有机超市终于松口了!”他喘着气跳下车,“他们愿意试销五百斤红米,但要求全程温控、可溯源。这箱子是省农科院赞助的,GPS定位已经连上平台。”

    小宇拍了拍箱子,冰凉的触感从掌心传来。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鹿鸣的农产品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走出区域市场,进入城市高端消费链条。但这一步走得并不轻松。过去三个月,他们反复修改包装设计、建立二维码追溯系统、对接物流网络,甚至为了一张标签上的字体大小开了两次村民议事会。

    “今晚召集骨干开个短会。”他说,“冷链启动后,产量必须跟上,插秧队要加快进度,同时确保不超负荷使用化肥。另外,请老木匠师傅牵头,组织一批家长志愿者,轮流监督田间作业流程。”

    阿禾点头记下,又犹豫道:“有个事……今天早上,我在镇上碰见李主任了。他说县里准备申报‘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区’,想把咱们列为核心项目,但条件是……要配合拍摄宣传片,还得接待领导考察团。”

    小宇沉默片刻。他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政府的支持固然重要,可一旦沦为政绩秀场,鹿鸣就不再是鹿鸣了。

    “答应合作,”他缓缓开口,“但提三个前提:第一,宣传片必须由村民自主拍摄,内容以劳作为主,不摆拍、不煽情;第二,所有接待费用从合作社公共资金支出,账目公开;第三,每次视察不超过两小时,不中断生产秩序,孩子上课时间一律谢绝参观。”

    阿禾咧嘴笑了:“我就知道你会这么定。”

    傍晚,会议在新建的议事亭举行。亭子用本地杉木搭建,顶部覆盖光伏瓦片,四面通风,夏夜微风穿堂而过,吹散白日余热。十多位骨干围坐一圈,包括陶艺师、退伍军人、返乡程序员小陈,还有刚被推选为青年代表的卓玛。

    议题一项项推进。关于冷链运输,决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