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王莽篡汉(二合一)(3 / 5)

加入书签

nbsp;始皇问出了一个问题:“既然王朝灭亡是因这人地关系、历史周期律,那与儒家有何关系?”

    李念道:“回陛下,因为后世之儒学会妨害缓解人地关系、跳出历史周期律的方法。”

    “人地关系紧张,从内来说是主要是土地分配不均衡,百姓者地少,王公豪强者地多,及土地种出的粮食不足。”

    “因而想要解决,可采用合理分配土地,提升粮食产量之法。”

    “后者也正是清朝能有那‘康乾盛世’的重要原因,清有番薯、土豆、玉米等高产作物,使得清朝人口达到了万万人。那根本不是满清君主英明能干,是作物产量比其他朝代大大提高!”

    “而提升土地产量之法不仅有找来高产作物,还有发展科学技术,借由更先进的技术来提高作物产量,像以科技改良作物、造出更先进的农具、制出能极大提升产量的肥料等。”

    “这些是从内解决之法,而从外的解决之法:华夏之地有限,可华夏之外却还有广袤的土地,华夏内人地关系紧张,华夏外却不是。”

    始皇听到这,已经明白了李念的意思。

    只听李念接着道:“但后世儒学却很难支持这些解决之法,他们既很难想着向外,也很难允许新的技术兴起。”

    “在明朝时,曾有郑和奉明成祖之命七下西洋,比西洋人更早进行远洋航行,可其带回的海图却被儒家出身的文臣藏匿,最终丢失。”

    “虽然其中有其等认为大明再进行远航劳民伤财之故,但其等也的确阻碍了大明远洋发展,不肯去看外界之地,也不知外界变化,始终囿于己方天地,自诩天朝上国,让华夏慢慢被西方赶上并超过。”

    李念将话题转回到王莽篡汉和东汉上:“说来,王莽篡汉能成,和儒家也有一定关系。”

    “王莽者,西汉外戚也,王莽的姑姑是汉元帝刘奭的皇后。刘奭也就是汉宣帝刘询之子,被刘询评价为‘乱我家者,太子也’的那位。”

    “因为姑姑是皇后,王莽自然而然成为了西汉外戚。”

    “当然,在最初时,王家人多,王莽在其中算不得特别突出,但人与人最怕比较,只要和其他同辈表现得不同,肯定能吸引来注意。”

    “王家是当时的外戚世家,家大业大,十分显贵,因而族中之人生活也较奢靡,多声色犬马者。”

    “可王莽不一样,他生活简朴,为人谦恭,勤劳好学,孝敬母亲,还礼贤下士……”

    “在一群声色犬马的王家子弟中属于鹤立鸡群,一枝独秀,想不被人注意都难,而且他不是短时间这么做,是长时间如此。遂被人们视为道德榜样,由此声名远播,认为他是一个道德完人!”

    “即在道德方面完美之人,而汉元帝刘奭极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