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贞观诸事(2 / 5)

加入书签

宗的舅哥,少时即与太宗交好,是太宗最信任的大臣,没有之一。”

    “长孙家在贞观朝时也荣宠极甚,其被封为赵国公,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其嫡长子长孙冲也娶了太宗嫡长女长乐公主为妻。”

    长乐公主也是老熟人了,但凡穿越到大唐贞观年间,只要不是长乐公主兄弟,几乎都会跟长孙冲争一争长乐公主,跟九叔世界的任婷婷一样。

    听到“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这个称呼,始皇帝等便明白这是大唐太宗仿汉宣麒麟阁、汉光武云台阁所立,能入选者皆为太宗一朝最顶尖的文臣武将。

    太宗对长孙无忌确实荣宠极厚,将之列为凌烟阁功臣第一,还将嫡长女嫁给长孙无忌嫡长子为妻。

    只是,长孙无忌嫡长子和太宗嫡长女是关系很近的表兄妹吧?

    按李念这小子的说法,属于不能嫁娶的近亲,这两位结合不一定有好。

    李念继续讲说贞观朝名臣:“魏徵,也是位千古留名的名臣,其以敢于向太宗直言进谏广为人知,堪称贞观朝第一硬骨头,连太宗在许多时候都奈何不得他。”

    “有一次,太宗被魏徵给气得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长孙皇后问他:‘谁触忤陛下?’太宗回曰:‘岂过魏徵,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

    其实,不是不能奈何,而是二凤要好名声,要做一位明君,那就只能忍着魏徵。

    魏徵也看出了这点,且他曾是太子李建成的人,不是二凤天策府出身的老人,所以天策府老人能走的路,他不能走,只得另辟蹊径。

    “当然,虽恼怒,但太宗并未杀了魏徵,反而在魏徵离世后,太宗曾感叹:‘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徵逝,一鉴亡矣。’”

    听到这番话,始皇等不由在心中默诵,此中之言极有道理,这大唐太宗和魏徵属实是君臣相得!

    始皇在心里暗暗比较:如果有大臣像这魏徵一样敢于向他直言进谏,他能否做到和大唐太宗一般?

    如果是没有李念之前的他,大概率没法做到和大唐太宗一样,有人直言进谏将他惹怒,他十有八九没法按下怒火;但现在的他,应能做到和大唐太宗一样。

    想到此处,始皇看向李念,生出一个念头:‘这小子该不会是故意讲大唐太宗和魏徵之间的故事来激朕?’

    但别说,他还真吃这套。

    始皇帝是一个骄傲且好胜心极强的人,他不会允许自己比别人差,即使那些人是后世的帝王。

    像始皇这类人,若没法好好引导,那便会因其性格给国家带来巨大灾难。

    因为他骄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