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下一卷该由谁来写(2 / 3)
官员,而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有良知,有勇气的人。
人群的外围,一个穿着驿丞官服的中年男子,默默地注视着眼前的一切。
他正是府城驿站的周驿丞。
他深知,今天所生的一切,都将对整个府城,乃至整个王朝,产生深远的影响。
他表面上不动声色,仿佛只是一个看热闹的路人。
但是,他的心中,却早已做出了决定。
他悄悄地回到驿站,启用了一种名为“驿报留痕法”
的特殊通讯方式。
他将今天所生的一切,以“例行通讯”
的名义,录入驿道日志,然后,加盖了火漆印,往各州府。
在记录的最后,他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北岭百姓不求官赏,唯请一纸公允——所谓治世,岂能只听上面说话?”
这封“例行通讯”
,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地传遍了整个王朝。
不出三日,这封“例行通讯”
的内容,竟然被多地的学政摘录下来,张贴于书院的墙壁上,被誉为“民间策论第一篇”
。
北岭村的村民们,用自己的行动,用自己的声音,震撼了整个王朝。
他们用三年时间,完成了一份沉甸甸的“作业”
,也赢得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胜利。
归途之中,陈皓于酒馆门前停下脚步。
他取出那支磨石而成的粗笔……
夜幕渐渐落下,归途安静得仿佛天地间只余细细的风声。
陈皓站在酒馆门口,抬起眼看这片暗色的苍穹,再次思绪重重。
他手握那支磨石制成的粗笔,在新刷白墙上留下“我们写字,不是为了给你们审。”
这八个字浓墨淋漓,犹如战士对敌人出的无声挑战,天地间仿佛传来一阵低沉的回响。
就在这一刻,百户人家的灯盏同时点亮,像是迎接他这位战斗归来的英雄。
灯笼的光辉如星河倒悬,温暖而明亮,整条街在灯光下熠熠生辉,如同勾勒出一个崭新的未来。
灯火间,陈皓的心头微微一颤,是激昂也是宁静——他们的声音,终于传到了更远的地方。
而在远方,一个急奔的驿马正如风般迅疾逼近,带着一份密封的文书。
朱印的陌生意味流露出它的新鲜与不确定,似乎预示着新的。
陈皓静静地眺望着那辆飞奔而来的驿马,嘴角微扬:“这一卷交出去了……下一卷,该由谁来写?”
话语如一未完的歌曲,戛然而止,留下无尽的悬念包裹着那道马蹄扬起的尘埃。
灯火未熄,而新篇终将由谁来执笔,只有那个深邃而辽阔的夜空知晓。
那道疾驰而来的驿马带着深夜的寒风,最终停在了北岭村口。
马蹄踏在坚实的石路上,扬起阵阵尘埃。
马背上的信使翻身而下,手中紧紧握着一封无署名的密函。
密函封角盖有一枚朱印,形如古篆“监”
字,却非朝廷六部所用。
陈皓接过密函,细细打量,心中已然有一丝寒意。
“周驿丞,你去查查,这朱印究竟出自何方,”
陈皓低声吩咐道,目光锐利如鹰,“要快。”
周驿丞领命,连夜查验近三年所有过境的公文。
终于,在一份边镇军报的夹页中,他找到了相似的印记——原属前朝“巡按御史台”
遗制,二十年前随旧案封存。
周驿丞的手心渗出冷汗,他迅将这一现报告给陈皓。
“有人正借‘监督’之名,行另立山头之实。”
陈皓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冷冽,仿佛已洞察到背后隐藏的阴谋,“我们不能轻举妄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