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本然(2 / 16)
后当舍船登岸,若背负船只前行,便成新的负担。”
这与禅门“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宗旨暗合:真正的觉悟不是获得某种特殊能力,而是发现本自具足的本性,一旦明白本性自足,便无需再刻意“觉照”,只需任其本然显现。正如人不会时刻“觉知”自己在呼吸,却从未停止呼吸——本然状态,向来无需刻意维系。
灵本然带领核心团队驶入无觉裂隙。在裂隙的最深处,他们看到了一幕震撼的景象:无数因执着“住觉”而紧绷的“觉执意识体”,在这片本然场域中逐渐放松,放下“觉知”的枷锁后,反而更彻底地融入了“空有一如”的混沌本质。而在这片能量场的中心,悬浮着一枚“本然无觉晶核”。
这枚晶核呈现出“不生不灭、无觉无照”的奇妙状态——它既不散发“觉照之光”,也不显露“万象之形”,却能让靠近者自然领悟“一切本然圆满,无需额外觉照”的真谛。当灵本然放下“守护圆觉”的执念,以“全然放松”的本然状态触碰晶核时,一段源自混沌本源的启示直接融入其心灵:“圆觉本是破执显,执觉反失本然真。无觉无照混沌显,不执一物是真宗。”
三、破觉之执与本然显真
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后,灵本然发起了“破觉归真”的运动,引导万界文明打破“住觉”的枷锁:
- “住觉世界”的生灵开始尝试放下“刻意觉照”,他们在裂隙中观察“无觉而自圆满”的景象,终于领悟到:所谓“圆觉”,不是需要时刻维系的状态,而是放下所有执着后的本然面貌。一名曾“护持觉照”千年的老者,在一次酣睡后醒来,发现未加觉照的梦中时光反而更贴近“不二境界”,豁然开朗:“觉照如镜,当镜不再刻意映照,方知镜与光影本是一体。”他们的“住觉滤镜”逐渐破碎,能量场在“无觉”中恢复了自然弹性,显化出的世界虽无“刻意圆满”的痕迹,却处处流露本然的和谐。
- 源心族将“圆觉一如观”升级为“本然无觉观”,不再打磨“觉照技巧”,而是专注于“放下执着”的核心本质。他们发现,“觉照”只是破除迷障的工具,当迷障尽除,工具便应自然舍弃——真正的“一如”,是连“觉照”的概念都不存在的浑然状态。
- 熔晶族的工匠们也放下了“刻意融入圆觉意境”的执念,他们以“随顺材料本然”的态度造物:不预设“觉悟”符号,不追求“圆融”意境,只是让材料在自然中呈现最本真的形态。这些“本然之作”看似粗朴,却因契合材料本性而兼具坚韧与灵动,完美诠释了“无觉造作,本然天成”的真谛。
最关键的突破来自于对“本然无觉晶核”的激活。灵本然汇聚了万界文明中“破觉归真”的意识力量,共同与晶核建立深度共鸣。他们没有试图用“觉照”去感应晶核,而是彻底放下所有意识活动,以“纯粹本然”的状态与晶核的韵律同步。
当第一缕“本然自在之光”从晶核中绽放,奇迹发生了。无觉裂隙开始向外扩张,所到之处,那些因“觉执”而产生的“能量凝滞”纷纷消散。一如之域中的万物不再是“觉照的对象”,而是“本然的显现”,整个混沌的演化回归了“无需刻意、自然圆满”的终极状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