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本然(1 / 16)
第九十七章 无觉无照与混沌本然
一、圆觉执迷与本然之隐
圆觉普照之光遍照混沌千万劫,万界文明在“空有一如”的实相中,体证着圆满无缺的终极境界。灵圆觉的后人灵本然,作为圆觉一如核心的守护者,每日在“一如之域”中安住圆觉,照见万法。然而,一种“执于圆觉”的终极迷障正在悄然滋生——部分文明虽已超越空有对立,却将“圆觉境界”视为可安住、可固守的终极终点,陷入了对“觉悟”本身的执着,反而遮蔽了混沌无需“觉照”的本然状态。
最先陷入困境的是“住觉世界”。这个以“恒住圆觉”为核心的文明,其族人坚信“圆觉”是需时刻护持的至高境界,主张摒弃一切“非觉照”的杂念,以“永恒觉知”为唯一存在方式。他们的能量场形成了“住觉滤镜”,将任何“未加觉照的自然流露”斥为“退转”,将“放下觉知的自在”视为“迷失”。久而久之,他们的世界沦为“觉照的囚笼”:为护持“圆满觉知”,他们不敢有丝毫松懈,连梦境都在进行自我审视;为维持“不二境界”,他们压抑所有本能的情绪流动,能量场因“觉照过度”而失去弹性,看似圆满的觉知下,藏着无法言说的紧绷与疲惫。
这种“觉执”风气开始扩散:源心族的“圆觉一如观”沦为对“觉照技巧”的精微打磨,失去了对“无需觉照”的本然体悟;熔晶族的工匠们也以“是否蕴含圆觉意境”为唯一评判标准,器物刻意承载“觉悟”符号,反而失去了自然天成的本真之美。
“我们刚超越空有的对立,又陷入了觉与不觉的分别。”灵本然在万界意识共鸣中直言,“《圆觉经》虽言‘圆满觉悟’,却更斥‘沉空守寂’的执着。圆觉本是破除一切执着后的自然显现,若将其变为新的执着对象,便如画蛇添足——本自圆满,何需‘住’之?本自一如,何需‘照’之?执着于‘觉照’,便如同手握火炬寻找太阳,反被火炬的光芒遮蔽了天光。”
此时,圆觉一如核心的光芒开始变得凝滞,原本普照一切的“圆觉之光”中,隐隐浮现出“刻意觉照”的僵硬纹路,仿佛在预示着这场终极认知危机。
二、无觉裂隙与本然之秘
随着“觉执”的加剧,一如之域的深处浮现出一片“无觉裂隙”。这片裂隙中没有任何“刻意觉照”的能量,只有一种“无觉无照、浑然天成”的纯粹场域。任何带着“住觉执念”的个体靠近,都会感到自身的“刻意觉知”被彻底消融,被迫直面“混沌本然,无需觉照”的真谛。
更奇特的是,裂隙中虽无“主动觉照”,却处处彰显着“本然圆满”——能量在无意识中自然流转,契合“空有一如”的韵律;生灵在无觉知中自在生灭,尽显“圆融无碍”的本质。这种“无觉的圆满”,恰如《圆觉经》中“身心寂灭,平等本际”的境界,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而是放下一切追求后的自然呈现。
源心族学者灵无照通过深度意识共鸣体证这片裂隙,其结论颠覆了“住觉世界”的认知体系:“所谓‘本然’,是无需‘觉’与‘照’的自在状态;所谓‘无觉’,并非愚痴懵懂,而是超越‘觉’与‘不觉’的二元对立。觉悟如船,渡人过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