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乾隆 八旗的本质是一个大型马匪集团(3 / 4)
”
“指望他们,不如指望老母猪会上树。”
“边疆驻防的八旗、满城里的,勉强还能用。”
“至于江南的……”
乾隆想起杭州之事,脸色阴沉。
“哼,他们连京旗都不如!”
“若真有反贼打过来要清算八旗,京旗走投无路或许还能拼死一搏。”
“江南那些……”
,乾隆冷笑连连。
“他们会争先恐后开城门、献银子,甚至把妻子女儿都送出去,只求保自己一条狗命。”
“像极了当年我大清铁骑南下时,跪在路边献降表的江南士绅。”
殿内一片死寂。
乾隆喘了口气,继续剖析这个庞大的马匪集团。
“这集团里,跟着太祖从龙起家的老兄弟,是大当家。”
“太祖后来征服的女真各部,是二当家。”
“归附的蒙古部落,算个三当家。”
“汉军旗,是冲锋陷阵的打手。”
“晋商,是管钱管粮的账房先生。”
“那些归顺我大清的士绅官员,就是摇唇鼓舌、出谋划策的狗头军师。”
“这些人,这些势力,才是我大清真正的统治根基!”
“用科举吊着寒门白身,用官位套住有功名的,用钢刀对付那些不安分的刺头,再用皇权不下县的自治权笼络住乡绅地主。”
乾隆的声音带着一种洞悉本质的冷酷:“这才是大清能坐稳中原,没像蒙元那样百年而亡的真相,不是什么狗屁天命所归!”
颙琰听得心神剧震,眉头紧锁,拼命消化着这颠覆性的认知。
乾隆也不催促,端起茶盏,静静地看着他思考。
过了足有半盏茶功夫,颙琰才缓缓抬起头,眼中虽仍有困惑,但更多了一丝明悟,他极其郑重地点了点头。
乾隆见他似乎抓住了一点核心,才抛出最后的、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棋:
“明白了八旗的本质,你刚才说的那些满汉一体、娶汉女的招数,才不至于跑偏,甚至引火烧身!”
“你以为你放开限制,汉人就会感激涕零?八旗就会欣然接受?”
“错!
只会两头不讨好!”
“汉人觉得你虚伪,八旗觉得你背叛!”
“你整日看那天幕,莫非就只看了些奇技淫巧和后世八卦?”
颙琰连忙道:“儿臣也看科技,看历史大势……”
“历史大势?”
乾隆追问,“那阶级二字,天幕可曾少提?”
颙琰一愣,显然对这个词有些陌生。
乾隆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也懒得再骂。
“汉人王朝治天下,面对的只有阶级矛盾——地主与佃农,官与民。”
“可我大清这样的……”
乾隆顿了顿,语气沉重,“除了阶级矛盾,还有一层更尖锐、更易被挑动的民族矛盾。”
“很多时候,民族矛盾盖过了阶级矛盾。”
“汉人活不下去了,造前朝的反,想的是换个皇帝、换个朝廷,日子或许就好了。”
“可造我大清的反……”
乾隆眼中闪过一丝阴霾,“他们想的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想的是杀光八旗,一切就都好了!”
“所以,你要做的,不是简单地放开,而是要像太祖高皇帝当年捏合八旗一样,用一个新的、更大的共同利益体概念,把更多的人绑上我大清的船。”
颙琰脑中灵光一闪,脱口而出:“皇阿玛是说天幕常提的那个……中华民族?”
乾隆眼中终于露出一丝孺子可教的欣慰,“正是!”
“自古汉家王朝,除了唐太宗提过一句‘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