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乾隆 八旗的本质是一个大型马匪集团(2 / 4)
黄、白、红、蓝四旗,以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固山额真统领。”
“万历四十三年,增置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八旗之制乃成。”
“旗丁战时为兵,平日为民。”
“至天命年间,始设蒙古旗。”
“天聪九年,太宗皇帝编蒙古八旗,崇德七年,再编汉军八旗。”
“广义八旗,乃满蒙汉八旗之合称。”
“狭义八旗,则特指我满洲根本之八旗,皆源自白山黑水之女真勇士!”
他背书完毕,略带一丝自矜地看向乾隆。
乾隆面无表情地听完,只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痴话!”
颙琰懵了,“皇阿玛?”
乾隆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要撕破一切虚伪面纱的决绝:“朕说,你刚才背的,全是糊弄鬼的痴话!”
“是套在八旗子弟脖子上,让他们自欺欺人的枷锁!”
“女真?”
乾隆出一声嗤笑。
“周人称四方:南蛮、北狄、东夷、西戎。”
“地域之见罢了!”
“女真,原先叫女直,靠近汉地、会种地的叫熟女直,钻老林子打猎的叫生女直。”
“前明把东边那片地界上的人,统称女真。”
“前明玩的是分而治之,按山头,划成建州、海西、东海三部。”
“可他们真是金朝女真的种?”
“这三部内部就铁板一块?”
“屁!
都不是!”
“那会儿,跟西周初年一个鸟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个寨子,就是一个国。”
“对外对内,都只认自己那嘎达的部族名号,谁管你什么建州海西?”
“只有得了明朝册封、想借势的头人,才用这称呼糊弄人!”
“太祖就是看穿了这点,他用女真这杆大旗,编练八旗,统一了东北,这才有了八旗,有了满洲这个概念!”
“懂了吗?”
乾隆逼视着颙琰。
颙琰听得目瞪口呆,感觉脑子像被搅成了一锅粥,下意识地茫然摇头。
乾隆倒没火,似乎早料到如此。
他换了个更直白、更冲击的说法:“占山为王者,何也?”
颙琰:“匪。”
乾隆:“一人一马,呼啸山林,劫掠四方者,何也?”
颙琰:“马……马匪。”
乾隆重重一点头,“八旗,其根本,就是一个马匪集团。”
“蒙古八旗,是归附的蒙古马匪!”
“汉军八旗,是投靠的汉人马匪!”
“而满洲八旗呢,里面什么人没有?”
“女真人、蒙古人、高丽人、汉人、索伦人(鄂温克等)、赫哲人(鱼皮鞑子)、甚至可能有罗刹逃奴!”
“什么血统族群?狗屁!”
“满洲八旗,就是一群有共同目标、信奉同一个大汗、愿意服从汗令的亡命徒!”
“它是一个人为捏合出来的东西,一个标签!”
“朕天天念叨旗民大防,你们也天天念叨。”
“念叨可以,当紧箍咒用!”
“但心里得门儿清,千万别当真,更别被它框死。”
“有用的人,能打能杀能办事,他就是满旗,是自己人。”
“没用的废物,就算他祖宗是跟着太祖从赫图阿拉起兵的,他也是非旗,是累赘!”
乾隆脸上露出毫不掩饰的鄙夷,“京城这十几万八旗子弟早就废了。”
“他们唯一的作用,就是天下太平时,扯着嗓子喊皇上圣明。”
“不要指望他们能打仗,也不要指望大清亡国时他们殉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