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为什么年轻人不听过来人的建议(4 / 6)

加入书签

人的意见。

自古以来,能拉过刘振东,让他记住用哪个纵队去堵住哪条道路,哪个师长去围歼哪个军团的统帅从来都是少数。

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时代,拿手指头都能划拉清楚,你我大概率是碰不到的。

碰得到的,都是如九头虫一般,张口就让奔波儿灞去把唐僧师徒抓来。

至于孙悟空怎么战胜,猪八戒怎么对付,他们从来就没有琢磨过。

他们从来都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我若是打得过孙悟空干的挺猪八戒,我需要你给我建议吗?】

~~~~~~

评论区:

〖“就你事多?别人都咋弄的?”

太真实了!

〖长辈大部分提的不是建议,而是要求。

〖一个很朴素的道理:言轻莫劝人。

〖开口前先看看自己和对方的关系以及自己混得怎么样。

〖年轻人不是不听建议,而是不听无效的建议。

大秦,咸阳。

刘季贼兮兮地凑近,压低嗓子,带着点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促狭:

“皇兄,”

他几乎是用气声在问,“你当初是不是也觉着父皇那些‘过来人的建议’……咳,有点那啥?”

扶苏闻言,只是缓缓摇头,眼神沉静中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

“义兄,此言差矣。”

“我并非如后世旁观者,简单地将父皇视作雄主或暴君。”

“灭六国,一统寰宇,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此乃煌煌功业,泽被后世。”

扶苏语气中带着由衷的敬仰,随即话锋微转,染上沉重,“然,修长城以御匈奴……非是长城不好,匈奴为患,边墙固不可少。”

“但,岂能不恤民力?”

“若能缓图之,徐徐而进,何至于白骨蔽野,父子相失,怨声载道于闾阎?”

“征百越,亦可徐图。”

“彼时百越无力北窥,待准备万全再行雷霆,岂不更善?”

“父皇……有时过于急切了。”

扶苏轻叹一声,眉宇间带着痛惜,“至于宫殿、骊山……父皇乃千古一帝,为彰帝国威仪,营造宫室陵寝,尚在情理之中。”

“可那求仙问道……”

扶苏的声音陡然变得锐利,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诮,“后世有拥趸,言父皇是忧我难承二世之重,非帝王之材,故寄望于缥缈仙途?”

“呵……”

扶苏出一声短促而冰冷的轻笑,“义兄,你不妨亲去问问父皇,他孜孜以求长生,究竟是忧心我扶苏不堪大任,还是……贪恋这无上权柄,欲永镇山河?”

“后人说我学儒学傻了,但他们不知我启蒙学的便是法。”

扶苏深吸一口气,将翻涌的情绪压下,看向刘季,眼神坦荡:“故此,我非是不听父皇之建议。”

“正相反,父皇命我读史、观六国旧事、体察四方民情……我皆躬身力行。”

“正因如此行,如此看,如此思,我方知何为对错,才敢向父皇进言。”

“可古往今来,儿子向父亲提建议,又有几位父亲能听入耳?”

扶苏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与悲凉,“在他们眼中,这非是建言,而是忤逆、是挑战、是不解其深谋远虑的愚顽!”

“皇兄,你这……”

刘季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但未尽之意,扶苏心领神会。

“义兄是想问,”

扶苏嘴角竟难得地牵起一丝自嘲的弧度,“既然我自认不算愚钝,为何每每与你同游宴饮,总被你三言两语哄得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