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全面推进(2 / 4)
过来咱们剧组需要负担他们的差旅费吗
张奇估计自己至少五年內,绝对忘不了寧昊那一瞬间看“土鱉”的表情。
虽然仅仅只是一瞬间。
寧昊拍了怕张奇的肩膀,笑著小声说道:“还差旅费呢,曹导没找他们要钱都是给他们面子了,他们怎么可能找曹导要钱
不要说差旅费,这些索尼的、阿莱的、redone机器,都是他们上杆子送来的,技术人员是跟著隨时为设备服务的,高管是过来游说曹导並且记录曹导要求的。
这些设备不仅一分钱不用,等曹导的这部纪录片拍完,这些最新的设备就会以曹导的名义『捐献』给北电和青影厂。
你思想可能还没转过弯,曹导拍的是什么是他个人的博士毕业作品,而不是商业电影。
曹导至今为止拍了那么多经典电影了,可还从来没有用数字摄影机拍过电影呢,曹导什么地位
要是拍摄的第一部用数字摄影机的电影用哪家的摄影机,这是多大的gg效应
曹阳如今要拍摄的是『个人』属性极浓的毕业作品,这么好的机会,他们当然要上杆子把最好的装备送来。”
听了寧昊的话,张奇算是真正见识到曹阳在影视圈的影响力的……一小部分了。
他横向对比了一下,假如老谋子或陈凯哥这样的大导演,需要这些最新设备的话,厂家肯定是很乐意让他们用的,毕竟这也能一定程度上提高设备的影响力。
但是,买设备的费用那绝对是要掏的。
嗯,或许会打个九五折
这还只是一方面。
张奇看了看不远处那架机身长2.8米,翼展3.98米的“庞大”无人机,心里说不出的复杂。
据说这架无人机最大平飞速度250公里/小时,续航时间3小时,最高飞行高度达3000米,智能化水平居全国首位,控制精度与可靠性超过国际同类產品……
张奇不知道这架明显为了拍摄而特意改装过的无人机,是否真像介绍里那么厉害。
他只知道,这架无人机改装前叫做“刀锋”,是由航天科工三院津卫某所自主研发的多用途无人机,歷经5年研製,听说2009年也就是今年才会投入使用。
公开的消息是,这款无人机会在今年5月份才会公开试飞,也就是说,目前这款无人机还没公开试飞呢。
想想吧,还没公开试飞的无人机,主要用於航拍、森林防火、石油管线巡查、地质测绘、海洋搜救及电力巡线等场景的“军工”无人机,现在经过改装后,出现在了这里……
这怎能不让人震撼呢
航拍用无人机……目前还是非常新鲜的词。
张奇虽然35岁了,但也算是北电的年轻老师,在央视还有些关係,对於目前影视拍摄的前沿还是了解一些的。
今年是出现了影视航拍用的多旋翼无人机,以飞控系统为核心技术,主要实现基础飞行控制和gps悬停功能。
张奇又看了一眼在那架“大型”无人机旁边的几架“迷你”无人机。
那是四旋翼无人机,虽然也可以用於航拍,但续航小於15分钟,抗风能力弱,负载不足,无法满足影视剧组长时间、复杂环境拍摄需求。
並且还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无法满足电影级防抖要求,画面抖动严重,仅適用於远景。
目前影视行业航拍的主流选择,还是改装直升机搭载陀螺仪云台。
张奇不太清楚那架“刀锋”改装的无人机是否解决了防抖问题,但按照参数来说,很明显解决了续航、抗风、负载的问题。
不考虑防抖的话,是能够满足影视剧组长时间、复杂环境拍摄需求的。
张奇这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已经熟悉了《舌尖》的拍摄方案。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