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收施兵略(3 / 5)
“和”,是让不同力量在 “共同目标” 下各展所长 —— 我们出谋略和手艺,他们出技术和资金,最终都是为了治污惠民。
午时?澳海沉网,因势而为
澳大利亚珀斯的近岸海域,莉娜带着渔民和小林,将首批 100 张竹编回收网顺洋流投放。网体按道家 “因势利导”,与西风漂流呈 15° 夹角,浮力环随波浮动,底部的竹炭配重袋(墨家 “节用”,用矿场回收竹炭)沉在海底,刚好兜住随洋流漂来的塑料。
“《道德经》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咱们的网不跟洋流争,反而能‘借势’回收塑料,” 小林边放网边说,渔民们用 “塑测草” 检测海水:“草叶泛浅黄,说明有微塑料,刚好让竹炭吸附,” 他们还在网旁系上 “洋流追踪器”(法家 “明法” 所需,记录网体位置和回收量),“每天看追踪器,就知道网有没有被冲偏,”
午时半,网体全部投放完毕,无人机航拍显示:网群像 “随波逐流的绿带”,正缓缓兜住塑料瓶、渔网碎片。莉娜望着海面,突然发现几只海鸥落在网体边缘,没有丝毫畏惧:“以前用塑料网,海鸥会被缠住;现在用竹编网,它们还能站在上面休息,这就是‘与自然不争’的好处,” 小林笑着说:“这就是兵家‘因势’和道家‘自然’的合璧 —— 既做成了事,又不扰万物。”
未时?加纳栽竹,仁政惠民
加纳库马西的金矿核心区,夸梅带着矿工们栽种首批 5 万株 “抗金 1 号” 楠竹。每株竹苗的根系裹着竹炭 + 活性炭混合体(吸附金和砷),按法家 “明法审令”,沿矿坑边缘每隔 2 米种一株,行间埋 60kg 混合炭,矿工们还在楠竹旁种 “固氮豆”(儒家 “仁政”,解决粮食)。
“按儒家‘民为邦本’,咱们建了竹编炭包车间,矿工家属编包卖给必和必拓,每个能卖 6 美元,” 夸梅指着车间,“以前矿工要下矿坑挖金,一天赚 20 美元,还容易得砷中毒;现在种楠竹、编炭包,每月能赚 240 美元,还安全,” 他还算了一笔账:“3 年后楠竹成林,年碳汇能卖 1500 美元 \/ 户,豆子能收 1000 公斤,够一家人吃,”
未时半,首批楠竹栽种完成,夸梅用 “金草” 检测土壤:“虽然还是暗红,但楠竹的根已经开始吸附金离子,3 个月后肯定会变浅,” 矿工阿杜笑着说:“以前矿主把我们当‘工具’,现在六巷把我们当‘人’,又给活干又给饭吃,这就是墨家说的‘兼爱’,” 林羽通过直播观看,突然觉得:儒家的 “仁政”,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 —— 是让矿工不再下危险矿坑,是让他们的孩子能吃上安全的豆子,是让他们靠自己的双手过上好日子。
申时?研学开营,诸子践行
六巷的全球少年诸子思想非遗研学营开营仪式上,30 国的少年们背着 “思想背包”(装着诸子经典和检测工具),分两队出发:“海洋兵道队” 去珀斯,“矿区仁政队” 去库马西。
珀斯队的杰克跟着小林看竹编网:“这网与洋流呈 15° 夹角,就是《孙子兵法》说的‘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借洋流的‘利’,做成回收的‘权’,” 他还用塑测草检测海水,“草叶泛浅黄,说明竹炭在吸附微塑料,这是墨家‘节用’,不浪费资源,”
库马西队的阿贝娜跟着夸梅种楠竹:“每户种 3 亩楠竹,就是儒家‘仁政’,让矿工有饭吃;编炭包卖给企业,就是墨家‘交相利’,大家都受益,” 她还帮矿工家属编炭包,“这就是《论语》说的‘泛爱众,而亲仁’,帮别人就是帮自己,”
申时半,两队在线上分享收获:杰克展示洋流追踪器的数据,“网体 3 天没偏,回收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