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聚五洲客(1 / 5)

加入书签

子时?碳汇节备,全球联动

六巷全球非遗碳汇节的主会场后台,灯光如昼。赵阿公正通过视频连线,逐一核对埃及、巴西、卢旺达等 12 个分会场的筹备情况。埃及分会场的阿卜杜勒举着验艺草,展示治沙网格的藤丝检测结果:“0.6mm 藤丝,草叶泛深绿,韧性达标,明天能现场演示固沙效果;” 巴西分会场的卡洛斯则展示红木竹编空气净化器:“陶草检测显示木屑吸附率 88%,比预期还高,准备了 10 台样机供游客体验。”

林羽在旁调试 “全球碳汇数据大屏”,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各基地的碳汇动态:埃塞俄比亚基地年碳汇 6000 吨,乌干达基地套种木薯亩产增收 30%,缅甸基地竹纤维家纺出口额突破 200 万美元。“大屏要同步显示分会场的实时画面,还要设置‘碳汇问答’互动区,观众扫码就能提问,” 林羽指着控制台,“比如有人问‘草木检测怎么测碳汇’,系统会自动推送孙阿婆录制的教学视频。”

孙阿婆则在整理碳汇节的 “草木检测体验包”,每个包含验艺草、银草、陶草标本各 5 片,附中英双语操作手册,手册里印着六巷老竹坡的楠竹照片。“明天要教外国游客用验艺草测竹苗,用银草测银饰,让他们亲手感受非遗的智慧,” 孙阿婆边打包边说,旁边的工人正将体验包分装到印有 “全球碳汇节” 标识的竹编礼盒里。

子时末,所有筹备工作就绪,12 个分会场同步点亮 “碳汇节” 主题灯光,与六巷主会场遥相呼应。赵阿公望着视频里各国分会场的热闹场景,突然懂得:碳汇节不是 “独角戏”,而是 “全球大合唱”—— 让埃及的治沙网格、巴西的净化器、卢旺达的楠竹苗,都能在同一个舞台上,讲述非遗与碳汇的共生故事。

丑时?少年备展,融艺创新

六巷小学的非遗工坊里,小雨团队正将各国少年的参展作品分类陈列。最显眼的是卢旺达少年穆萨的 “楠竹编土豆种植筐”—— 用 0.5mm 藤丝编织,筐底嵌竹炭层,验艺草检测显示 “透气性好,能防土豆腐烂,还能吸附土壤异味”;旁边是印度少年丽塔的 “竹草汁染色降解花盆”,花盆壁泛浅绿,标注 “埋土 2 个月降解率 92%,验艺草测土壤无残留”。

“巴西的红木竹编净化器要配实测视频,” 小雨边说边调试投影仪,视频里卡洛斯用检测仪显示:“开机 3 小时,甲醛浓度从 0.18mg\/m3 降至 0.02mg\/m3,符合欧盟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小明则在旁检查作品的检测标签,“卢旺达的种植筐漏了竹炭吸附率数据,得补上,还有埃及的治沙网格,要附沙漠实拍对比图。”

屏幕上,卢旺达少年穆萨发来视频,他正用验艺草检测种植筐的藤丝:“小雨姐姐,我们又加固了筐沿,现在能装 10 公斤土豆,验艺草泛深绿,合格!” 小雨笑着回复:“明天展示时要好好讲种植筐怎么帮村民增收,让大家知道楠竹能帮非洲种出更多粮食。” 丑时半,展品全部筹备完毕,工坊里的作品带着 30 国的乡土气息,藏着少年们的生态创意 —— 这不仅是展品,更是全球少年用双手写给地球的 “绿色情书”。

寅时?卢旺达育苗,高原适配

卢旺达基加利郊外的六巷非遗帮扶基地里,当地传承人穆罕默德正通过卫星视频,向李大叔请教楠竹育苗的细节。屏幕上,卢旺达的高原土壤泛着黑褐色,穆罕默德手持验艺草,将其埋入混合了羊粪和竹炭的改良土中 ——10 分钟后草叶泛浅绿,李大叔点头:“这土肥力足,湿度 17%,适合种咱们的‘高原 1 号’楠竹,每株苗间距 35cm,高原昼夜温差大,要用竹编保温棚,验艺草测棚内温度,低于 10c就要加盖草帘。”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