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传薪续章(4 / 5)
顺利、互训效果好;不足是部分传承人对标准不熟悉,融艺作品的包装不够统一,线上订单处理较慢。
大家提改进方案:第二天加设 “标准答疑岗”,由赵阿公、孙阿婆负责解答疑问;统一融艺作品的包装,用竹草编的纸盒,贴 “省域非遗融艺” 标签;加派人员处理线上订单,保证 24 小时内回复。王师傅还建议:“创艺周结束后,要把优秀融艺作品拍成照片,放进省域非遗资源库,供大家参考,” 张师傅补充:“还要整理互训视频,上传到数字平台,方便传承人随时学习。”
林羽整理复盘报告,明确责任人与时间节点:阿竹负责标准答疑岗,林羽负责统一包装,阿银负责线上订单,高校团队负责整理作品和视频。“创艺周不仅是展示,更是学习和改进的机会,” 林羽说,赵阿公点头:“下次在临市办创艺周,咱们就能做得更好。” 望着报告上的改进项,突然懂得 “创艺复盘非易事,经验共享促提升” 的道理 —— 非遗省域协同的进步性,藏在数据的分析、问题的正视、方案的执行里,藏在每个为后续活动铺路的瞬间。
酉时?少年成果,校馆共建
邻县小学的非遗展厅里,“省域少年非遗联盟成果展” 正在举行。两校学生的融合作品整齐排列:小雨和小美合作的 “竹编剪纸灯笼”、小明和邻县学生合作的 “银草纹书签 + 泥塑底座”、还有学生们集体创作的 “省域非遗全景图”(用竹编、剪纸、泥塑、银饰拼贴而成),展厅里还播放着学生们互训的视频,吸引了不少游客和家长。
邻县小学的校长和六巷小学的校长当场签订 “校馆共建协议”:两校将共同建设 “省域少年非遗展馆”,定期更新学生作品,还会邀请省域传承人来上课,“让孩子们能长期接触省域非遗,不仅学六巷的竹编、银饰,还能学邻县的剪纸、临市的泥塑,” 校长说,省文旅局的代表也表示会提供经费支持,让展馆成为 “省域少年非遗传承基地”。
酉时末,成果展结束,学生们收到了 “省域少年非遗传承人” 证书。小雨拿着证书,激动地说:“以后要带更多同学加入联盟,做更多融艺作品,把省域非遗传得更远,” 小明补充:“还要去临市的小学交流,让更多小朋友喜欢非遗。” 林羽望着满厅的学生作品,突然懂得 “少年成果非易事,校馆共建固传承” 的道理 —— 非遗省域代际传承的根基,藏在作品的展示、协议的签订、证书的激励里,藏在每个为少年成长铺路的瞬间。
戌时?产业升级,村民增收
六巷楠竹加工厂里,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加工按省域标准生产的藤丝。李大叔负责验艺草检测,每批藤丝都要抽样检测,确保泛绿合格:“现在藤丝不仅供六巷用,还卖给邻县、临市的传承人,订单比以前多了一倍,加工厂也扩招了 10 个村民,” 他指着新入职的村民,“都是村里的年轻人,以前在外打工,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上班,还能学手艺。”
电商工作室里,阿银正在处理省域创艺周带来的订单。“邻县的剪纸传承人订了 500 公斤藤丝,临市的泥塑传承人订了 200 套银饰配件,” 阿银说,“这些订单都是按省域标准生产的,不用再担心规格不匹配,发货也快。” 林羽则忙着对接物流,和县城的快递公司签订了 “省域非遗专线” 协议,确保原料和成品能快速送达各市县。
戌时半,加工厂的月度分红表出来了,参与生产的村民每户比上月多赚了 1500 元。新入职的村民小王拿着工资,笑着说:“没想到在家做非遗也能赚这么多,以后再也不用出去打工了,” 李大叔点头:“这就是省域协作的好处,订单多了,大家收入也多了,村里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林羽望着加工厂的灯火,突然懂得 “产业升级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