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九宫合中(3 / 4)
工、方位的特质,都是在中央的调和中维持着整体的和谐,就像这中宫交融的水,失去了原有的颜色,却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未时?云过日移,九宫消长
乌云漫过日头时,坛上的光影开始变化。离宫的光渐渐减弱,坎宫的影慢慢变淡,石缝里的草木也随之调整,震宫的杜仲微微收敛,兑宫的秋菊则更加劲挺 ——“这是‘九宫消长’,” 玄宫道长指着石上的光,“离不可久盛,坎不可久沉,中宫恒常,方能定其变。”
工匠们在坛边制作器物,坎宫的陶匠做着水缸,离宫的铁匠打着火钳,震宫的木匠做着斧头,巽宫的篾匠编着风车,中宫的石匠打磨着石盘,“这手艺跟九宫一样,” 老工匠笑着说,“坎要圆,离要锐,中要方,各有各的方位特质。” 林羽望着那些半成品,水缸圆润如满月,火钳尖锐如火焰,石盘方正如大地,突然觉得所谓 “天道”,不过是让万物各随方位 —— 水缸借坎宫的气增加容量,火钳借离宫的气增强硬度,石盘借中宫的气保持稳定,差异的特质在各自的方位里得到彰显,却又在整个坛的气场里相互配合,共同维持着平衡。
申时?气随影动,九宫轮回
日头西斜时,坛上的光影开始反向移动。兑宫的影渐渐拉长,震宫的光慢慢扩展,石缝里的草木也开始转向,坤宫的白术朝艮宫倾斜,乾宫的柏木向巽宫伸展 ——“这是‘九宫流转’,” 玄宫道长的身影在光影里移动,“一方衰则对宫盛,中宫定而流转不息。”
清宫拿着粉笔在坛上画轨迹,震宫的光影移动路线与兑宫的恰好构成两个相对的圆,而中宫始终是圆心,“这轨迹千年不变,” 他指着圆圈,“就像老祖宗画的九宫图,转了万年还是一个样。” 林羽望着那两个圆,突然明白 “周行不殆” 的深意 —— 天地的平衡从不是静止的,而是在永恒的方位流转中维持着动态的和谐,就像光影的移动、草木的转向、日月的交替,看似在变化,实则从未偏离中宫的核心。
酉时?霞染坛壁,九宫共色
夕阳西下时,霞光将九宫坛染成一片金红。九宫石的界限在霞光中变得模糊,离宫的红与坎宫的蓝交融在一起,乾宫的白、坤宫的黄也都染上金辉,只有中宫的玉色依旧温润,再分不清哪片属离,哪片属坎 ——“这是‘九宫同辉’,” 玄宫道长指着坛壁,“差异到极处,便会显出中宫的共通底色,就像方位的流转,终会归于中央。”
村民们扛着工具回家,身影被夕阳拉得很长,离宫边的影子与坎宫边的影子在中宫交握,“白天各忙各的,晚上聚在中宫吃饭,” 宫婶笑着说,“就像这九宫,分了八方,总得向中宫合聚。” 林羽望着那些交握的影子,突然觉得所谓 “宿命”,不过是九宫流转中的必然向中 —— 就像方位的往来,就像四季的循环,就像每个人的聚散,都是在差异与交融中演绎着九宫的法则,最终归于中心的和谐。
戌时?星斗初显,九宫映天
夜幕降临,星辰渐现时,林羽发现九宫坛的轮廓与头顶的星图隐隐相合。中宫石对应着紫微垣,坎宫石对应着北方玄武,离宫石对应着南方朱雀,其余各宫也与相应的星区一一对应,石缝里的草木则对应着连接各星区的银河支流,将全天星象连在一起 ——“这是‘地法天’,” 玄宫道长指着星空,“地上的九宫,原是照着天上的星宫造的。”
清宫将白天收集的各宫石上的露水倒入中宫泉,水面立刻映出完整的星图,与头顶的星空相互呼应,“这水见过地上的九宫,也能映出天上的,” 他惊叹道,“就像罗盘,定过方位,也能定天的方位。” 林羽望着水中的星图,突然懂了 “天人合一” 的真意 —— 天地本是一体,地上的九宫与天上的星宫、草木的脉络与银河的支流、人的呼吸与天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