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九宫合中(2 / 4)

加入书签

归中,不用人教。”

林羽帮着清宫给新栽的草木培土,中宫的灵芝长势正好,坎宫的菖蒲绿意盎然,离宫的艾草挺拔如剑,在中宫石周围形成完整的九宫植被圈。他想起《玄志》里的话:“草木知方位,中者厚,坎者润,离者燥,各从其位。” 这些沉默的植物正顺着天地的方位法则生长,让九宫的气能穿过根系,在中宫交融 —— 原来天地从不需要刻意的 “规划”,只需要人放下偏执,像草木般顺着方位生长,在变动中寻得中央的平衡。

辰时?日破雾障,光分九宫

日头刚穿透雾层,阳光便在坛心投下九宫界线,将九宫坛分成明暗九区。离宫石在光里泛着金红,坎宫石在影里沉如墨,中宫石则明暗适中,石缝里的草木突然有了动静,震宫的杜仲展瓣如雷动,巽宫的薄荷轻摇如风拂 —— 这是《玄志》记载的 “日分九宫”,每日此时都会显现,提醒世人 “方位自有分际”。

玄宫道长领着众人在中宫站定,八方的人面朝各自的宫位,中宫的人面向中央,“此刻人是九宫的显形,” 他的声音在光与影间回荡,“八方者吸各方之气,中宫者和八方之性,呼吸相和,便是天地的呼吸。” 宫叔端来刚蒸的九种面食,中宫放馒头,坎宫放水饺,离宫放烧饼,“早上做面食时,九样各有其形,” 他笑着说,“九宫要分,吃食也得应位。”

林羽拿起一个馒头,松软的口感带着中宫的和;再拿起一个水饺,多汁的滋味含着坎宫的润,突然懂了 “饮食应方” 的真意 —— 原来最寻常的食物里,也藏着九宫的特质,就像这馒头与水饺的和润、干软,看似不同,实则互补,共同滋养着人的生命,就像九宫坛的中与坎,看似差异,实则相依。

巳时?人坛相融,九宫流转

村民们在坛上忙活,坎宫的人汲水灌溉,离宫的人整理柴薪,震宫的人劈柴打铁,巽宫的人晾晒丝绸,中宫的人分发食物。林羽注意到,坎宫每挑满一桶水,离宫便添一捆柴,震宫每打好一把刀,巽宫便织一尺布,而中宫始终有人记录调度,仿佛有无形的中枢在连接各方的动作 ——“这是‘人坛相感’,” 玄宫道长指着众人,“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央,循环往复,无有穷尽。”

孩子们在坛心玩游戏,一会儿模仿水流(坎),一会儿模仿火焰(离),一会儿模仿雷鸣(震),一会儿模仿风声(巽),九宫的特征切换自如。林羽望着他们,突然觉得所谓 “九宫”,不过是方位特质的自然显象 —— 润与燥、动与静、刚与柔,从不需要刻意调和,就像方位的流转,自有中央平衡的法则。就像这九宫坛上的人们,看似各有分工,实则在无形的中枢里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一幅生动的平衡图景。

午时?日悬中宫,九宫归中

日头正中时,九宫石的阴影在中宫交叠成方。离宫的影与坎宫的影相互抵消,震宫的光与兑宫的光彼此中和,最终都融入中宫的阴影,石缝里的草木也朝着中宫倾斜,叶片交织成网 —— 这是《玄志》记载的 “九宫归中”,每日此时,八方的气都会向中宫汇聚,显 “中为太极” 之象。

玄宫道长将各宫石上的水同时倒入中宫的凹处,九色水在凹里旋转,很快交融成清澈的透明,“这便是‘中能合九’,” 他指着旋转的水,“九宫非孤立,乃中宫所化,归中方显方位本源。” 宫婶端来九碗菜,中宫放豆腐,坎宫放鱼汤,离宫放烤肉,众人夹菜时,自然地按九宫相生的顺序取食,没人刻意安排,却吃得五味调和。

林羽夹起一块豆腐,清淡的滋味带着中宫的和;再夹一块烤肉,浓郁的滋味含着离宫的燥,突然懂了 “九宫相生” 的真意 —— 不是消灭方位差异,而是在差异中找到平衡的中枢,就像饮食的五味、劳作的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