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五行流转(2 / 4)
玩泥,土位边的孩子堆土筑城,自发地按性情归位 ——“这是‘人随五行性’,” 玄行道长笑着说,“曲者归木,烈者归火,刚者归金,柔者归水,厚者归土,不用人教。”
林羽帮着清行给新栽的药材培土,木位的杜仲枝干挺拔,火位的红花热烈奔放,金位的金银花莹白如银,水位的薄荷清润如水,土位的党参肉质肥厚,在中央土台旁连成一圈。他想起《玄志》里的话:“草木知五行,木者直,火者扬,金者刚,水者柔,土者厚,各从其类。” 这些沉默的植物正顺着天地的法则生长,让五行的气能穿过根系,在坛心交融 —— 原来天地从不需要刻意的 “安排”,只需要人放下执念,像草木般顺着本性归位,在差异中寻得和谐。
辰时?日穿雾障,光分五方
日头刚穿透雾层,阳光便在坛心投下五条界线,将五行坛分成明暗五区。火位石在光里泛着金红,水位石在影里沉如墨,石缝里的草木突然舒展,木位的青禾反射绿光,金位的白茅折射白光,土位的黄蒿则吸收杂色 —— 这是《玄志》记载的 “日分五行”,每日此时都会显现,提醒世人 “五行自有分际”。
玄行道长领着众人在坛心站定,木位的人面朝东方,火位的人面朝南方,金位的人面朝西方,水位的人面朝北方,土位的人面向中央,“此刻人是五行的显形,” 他的声音在光与影间回荡,“木者吸春之生,火者纳夏之长,金者收秋之杀,水者藏冬之藏,土者和四季之气,呼吸相和,便是天地的呼吸。” 行叔端来刚蒸的五谷饭,木位放麦饭,火位放黍饭,金位放稻饭,水位放豆饭,土位放稷饭,“早上碾谷时,五样粮正好一般多,” 他笑着说,“五行要匀,吃食也得匀。”
林羽拿起一块麦饭,粗糙的口感带着木位的生机;再拿起一块黍饭,温热的触感含着火位的热烈,突然懂了 “五行调和” 的真意 —— 原来最寻常的粮食里,也藏着五行的平衡,就像这麦与黍的刚柔、温凉,看似对立,实则互补,共同滋养着人的生命,就像五行坛的木与火,看似分隔,实则相依。
巳时?人坛相融,五行相济
村民们在坛上忙活,木位的人劈柴编筐,火位的人生火做饭,金位的人锻铁磨刀,水位的人汲水灌溉,土位的人翻土施肥。林羽注意到,木位每劈好一根柴,火位便添一把火,金位每磨好一把刀,土位便翻一片地,仿佛有无形的链条在连接彼此的动作 ——“这是‘人坛相感’,” 玄行道长指着众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循环往复,无有穷尽。”
孩子们在坛心玩游戏,一会儿模仿树木生长(木),一会儿模仿火焰跳动(火),一会儿模仿金石碰撞(金),一会儿模仿流水潺潺(水),一会儿模仿大地厚重(土),五种形态切换自如。林羽望着他们,突然觉得所谓 “五行”,不过是生命的自然显象 —— 生长与燃烧、坚硬与流动、厚重与轻盈,从不需要刻意调和,就像五行的相生相克,自有平衡的法则。就像这五行坛上的人们,看似各有分工,实则在无形的链条里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一幅生动的循环图景。
午时?日悬坛心,五行归中
日头正中时,五行石的阴影在坛心交叠成圆。木位的影与火位的影相互交织,金位的光与水位的光彼此映照,最终都融入土位的黄褐之中,石缝里的草木也朝着圆心倾斜,叶片交织成网 —— 这是《玄志》记载的 “五行归中”,每日此时,五方的气都会向中央土位汇聚,显 “土为五行之母” 之象。
玄行道长将五方石上的水同时倒入坛心的凹处,五色水在凹里旋转,很快交融成浑浊的黄,“这便是‘土能合五’,” 他指着旋转的水,“五行非孤立,乃相资相生,归中方显本源。” 行婶端来五碗菜,木位放青菜,火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