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五行流转(1 / 4)

加入书签

子时?五行初萌,气贯五方

北斗横斜时,五行坛的五方石正浸在夜露里。东方木位石泛着青辉,南方火位石隐现红光,西方金位石映着月华如银,北方水位石沉在暗影里泛着幽蓝,中央土位石则在月光下呈黄褐 —— 玄行道长说,此刻的五行最纯粹,木吸晨露之精,火纳星火之魂,金聚月华之魄,水藏夜寒之气,土蕴五方之和,让静坐的人能在呼吸间感受 “五行贯体” 的玄机。

“你看木位石缝里的青禾,” 道长的拂尘扫过草叶,带起的露在石面凝成青色纹路,“与东方苍龙七宿的连线暗合。” 林羽俯身,果然见禾叶上的脉络组成木行符号,主脉粗壮如干,支脉纤细如枝,在根须处与土位石的草脉相连。《五行坛玄志》摊在中央土台,唐代的纸页记载着:“五行非石,乃天地五气之窍;草木非饰,实五行流转之络。”

清行捧着五耳铜壶走来,壶中盛着从 “五行泉” 取的水,“师父说此刻的泉水分五色,” 他将水分别倒在五方石的凹槽里,木位水泛青,火位水显赤,金位水呈白,水位水现黑,土位水为黄,“就像彩釉分五色,各映一方气性。” 林羽望着五方石上的水色,突然懂了 “五行相生” 的真意 —— 天地的生机从不在生硬的划分里,而藏在禾叶的脉络、露水的色泽、童子分泉的指缝间,藏在每个对五方之物心怀体察的时刻。

丑时?五气渐分,各归其位

残月西沉时,五行石的温度开始分化。林羽用手触摸,火位石已泛出微温,水位石浸着寒意,石缝里的草木也随之显形,木位的青禾舒展如抽条,金位的白茅劲挺如剑,土位的黄蒿则匍匐如毯 ——“这是‘气随五行动’,” 玄行道长将五种药材分置五方,木位放柴胡,火位放红花,金位放石膏,水位放知母,土位放甘草,“就像人有五脏,坛有五气,合起来才是天地的脏腑。”

清行拿着温度计测量,火位与水位的温差恰好十二度,“《玄志》里说‘五行温差,应五气之变’,” 他指着仪器,“就像音律分五音,差一丝便失和。” 林羽望着五方石上的药材,忽然明白 “五行相克” 的深意 —— 天地从不需要单一的气性,就像这五行石,温差十二度是生机的律动,草木的刚柔是五行的显形,就像四季的寒暑、五方的风雨,差异中藏着相互制约的平衡。

寅时?雾漫五坛,氤氲成象

晨雾漫上坛时,五行石的轮廓在雾中连成环状。林羽望着木位的青与火位的赤在雾里交融,渐渐晕成完整的五行图,石缝里的草木在雾中轻轻摇晃,叶片上的露水滚落,在地面连成五条脉络,将坛分成五区 ——“这是‘雾显五行’,” 玄行道长的道袍在雾中若隐若现,“就像颜料调五色,雾晕的是天地的本象。”

老行扛着竹扫帚走来,顺着露水的轨迹清扫,帚尖每划过一区,雾便淡一分,露出的地面恰好与五行的符号重合,“这活儿得顺五行走,” 他头也不抬,“木位要轻扫,火位要快扫,就像揉面分五色,力道得合五行。” 林羽帮着递工具,指尖触到扫帚柄上的纹路,那螺旋竟与木位青禾的脉络隐隐相合,突然想起玄行道长说的 “器物亦含五行”—— 原来每件寻常之物都藏着五行,扫帚的木柄属木,铁箍属金,刷毛属土,沾着的露水属水,挥动生风属火,五行具足方能成事。

卯时?人随雾至,各归其行

天刚破晓,村民们已挎着竹篮来。行婶将新收的绿豆种在木位,红豆种在火位,白豆种在金位,黑豆种在水位,黄豆种在土位,“去年这么种,豆荚比别处饱满,” 她拍着手上的土,“老话说‘五行喜对位’,你给它归对了位,它就给你长实在。” 孩子们则围着五行石打转,木位边的孩子爬树摘果,火位边的孩子玩火取乐,金位边的孩子捡拾石子,水位边的孩子戏水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