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光场轶事(3 / 4)
遍去苦味,” 掌勺的卓玛说,“阿爸说以前沙尘暴天就靠它退烧,这叫‘沙里的仙草’。” 邵博士从恒温箱里拿出份检测报告,最新数据显示板间土壤的铅含量降至 23mg\/kg:“达到安全标准了,” 她眼里闪着光,“再种两个月,就能在间隙种苜蓿,给羊群当饲料。”
夜里整理资料时,林羽把《光伏电站设计规范》与《太初规则》做比对。发现很多理念可以互补,比如 “最佳倾角” 与 “灵草需光量”,“防风设计” 与 “植物固沙”,只是能量形式不同。窗外的光伏板在月光下泛着冷光,远处的输电线传来电流的嗡鸣,他给小陈发去设计图:“需要批光伏板造型花盆,用回收组件边框制作,能嵌在板阵间隙,既抗风又能储水,就像给光场撒绿色光伏板。”
深夜的板阵突然传来响动。林羽举着探照灯出去,光柱里惊起只沙狐,嘴里叼着颗沾着灵草籽的沙枣,尾巴扫过光伏板的声音如敲玻璃。他想起邵博士说的 “沙漠生态链重建”,突然明白电站不仅是发电站,也是野生动物的避难所。蹲在种植沟旁,发现被沙狐翻动的土壤里,灵草的根系反而更发达 —— 原来科技与自然的碰撞,能催生出更坚韧的生命网络。
第二天清晨,金属加工厂送来了光伏花盆。组件边框改造的盆体上留着散热孔,底部的尖刺可固定在沙层,“按您说的抗风标准做的,” 厂长用风速仪测试,“能承受 12 级阵风,比塑料盆耐用。” 林羽和牧民们将花盆沿板阵排列,种上药用灵草,硅板的蓝色与叶片的绿色形成鲜明对比:“这叫‘光药共生’,” 他调整角度时说,“既能利用板间空间,又能产生经济效益,就像给沙漠开绿色银行。”
邵博士的团队开始布设智能监测网。传感器伪装成沙砾、枯草的样子,藏在灵草丛中,“能实时监测土壤湿度与发电效率,” 她调试着物联网终端,“干旱时自动启动滴灌,就像给灵草装智能管家。” 牧民们则在制作 “沙漠植物图谱”,每个灵草品种都标注着固沙能力与药用价值,“扫二维码能看实时发电数据,” 系羊皮袄的阿爸展示图谱,“让娃娃们知道阳光能发电也能种草。”
中午的 “光草市集” 设在运维站的空场。林羽和牧民们摆了个 “灵草光伏站”,展示灵草在不同光照下的生长状态,微型光伏板在灵草遮挡下,发电效率反而提升 5%,旁边的展板上贴着《太初规则》与《光伏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对照条文。穿工装的运维工们用模型演示光伏发电原理,当讲到灵草如何通过蒸腾作用降低板温时,围观的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老杨趁机展示他收藏的发电量记录,泛黄的纸页上,2019 年的夏季发电曲线因高温而凹陷,而现在的曲线已变得饱满:“这是最直观的变化,” 他拍着记录册,“灵草就像给电站装了稳压器。”
下午的生态修复在变电站周边展开。林羽教大家用 “乔灌草结合法”,在变压器周围种植沙枣、柽柳与灵草的复合群落,“《齐民要术》说‘桑田种枣,沙荒种柳’,” 他往树坑埋入保水剂,“乔木挡风,灌木固沙,草本吸污,三层防护像给变电站筑绿色城墙。” 邵博士用风蚀仪检测,数据显示复合群落区的输沙率比裸露区低 82%:“这叫‘立体防护’,” 她对比数据,“比单纯的防护林带更有效,还能降低设备腐蚀率。”
傍晚的夕阳给光伏电站镀上金边时,光草共生馆的开馆仪式开始了。穿校服的孩子们捧着灵草苗,沿着光伏板的排列线排成队,将幼苗栽进馆前的太阳能花盆。馆长给林羽颁发了 “沙漠绿洲使者” 证书,证书内页用的是光伏电力印刷的再生纸,印着灵草与光伏板的显微合影:“要把灵草固沙系统做成互动展项,” 馆长转动着太阳能模型,“让参观者亲手操作种植,知道清洁能源与生态保护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