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风场缀绿(2 / 4)
沙的法子,让牧民们运来麦草与羊柴,按 1x1 米规格扎成方格沙障:“这是老祖宗的‘以草锁沙’智慧,” 他将灵草苗栽在方格中心,“麦草方格能降低风速 70%,羊柴的深根可吸收地下水,搭档干活像给沙漠编绿网。”
周边嘎查的牧民们骑着马来了。牧主其其格捧着个铜酒壶,壶身上的云纹已被摩挲得发亮,“我们的羊群以前在这一带转场,” 她指着远处的敖包,“2014 年《草原生态监测报告》说‘风电场周边草场退化率达 42%’。” 林羽接过其其格递来的灵草苗,发现根部裹着的驼绒里混着腐熟羊粪 —— 是她特意准备的,“阿爸说这草的根系能串起沙子,” 她用银刀割开草捆,“林先生要是不嫌弃,我们牧民认养风机间的草场,每天骑马巡查。” 很快,养驼户、生态管护员都来了,有人带来驼毛编织的防护网,有人要测试灵草对羊群疫病的预防作用,运维站的马桩旁拴满了坐骑。
中午的日头晒得塔筒发烫时,郝博士的检测仪传来好消息。沙障区的植被覆盖度从 15% 升至 38%,灵草幼苗的沙埋处冒出紫红色新芽,“你看,” 她展示根系扫描图,“这些灵草的不定根在沙埋后 24 小时就能萌发,就像给植物装应急启动器。” 秦工扛着段废弃的电缆走来,绝缘层的龟裂处还缠着沙粒,“运维部要把旧备品库改造成‘风草共生馆’,” 他用砂纸打磨电缆铜芯,“馆长想请你在馆内做灵草固沙演示,既当展品又能教牧民种草,就像给草原添本活教材。”
午休的空闲,林羽跟着巴图沿风场巡查。箱变的散热风扇发出哮喘般的嗡鸣,集电线路的绝缘子上凝结着盐霜,弃风期闲置的风机旁,沙蜥在灵草丛中窜动。“西北侧的弃渣场有处泉眼,” 巴图拨开带刺的锦鸡儿,“当年建升压站时挖的,现在渗出的水能浇半亩地。” 走过被雷击烧毁的旧风机基础,钢筋的断口处缠着丛沙葱,嫩茎在风中摇摆如绿色的钟摆,“这草的种子能指示沙化程度,” 巴图掐根葱管,“茎节间距超过 3 厘米就说明沙化严重,比任何检测仪都直观。”
下午的种植转向风场的输电线路走廊。林羽教大家用 “廊道带状种植法”,在铁塔两侧 5 米宽的范围内种植耐践踏灵草,与沙打旺按 3:1 比例混播,“这些灵草的分蘖能力强,” 他往土里撒着草木灰,“能抵抗羊群啃食,同时吸收线路电晕产生的臭氧,就像给电网装净化器。” 郝博士用噪音计检测,数据显示有灵草的区域比裸露处降噪 6 分贝:“这叫‘生态消音’,” 她对比频谱图,“叶片的摩擦能吸收低频噪音,比隔音屏障省钱。”
农业大学的师生们开着皮卡车来了。他们要在风场做 “灵草 - 风机” 协同实验,灵草覆盖区的风机基础风压比裸露区低 22%,叶片积沙量减少 35%。“这些数据要发表在《可再生能源》期刊,” 戴遮阳帽的教授调试着超声波风速仪,“标题就叫‘沙生植物对风力发电机组微环境的调控作用’,让更多人知道自然的抗风智慧。” 林羽看着学生们给灵草安装生长监测仪,突然觉得自己做的不只是种植,是在给旋转的风车编织绿色的稳定器。
傍晚的阵风达到 10 级,风机自动切入停机模式。林羽和运维工们忙着加固沙障,郝博士则用激光雷达扫描沙丘移动轨迹,沙粒撞击格栅的声音如击鼓,灵草的匍匐茎在强风中反而贴地更紧。“你看这固沙效果多明显,” 老郑指着防护沟,“以前每次大风过后基座积沙半米深,现在种了灵草,清沙量减少八成。” 暮色中,风车的影子在灵草叶上投下转动的光斑,像无数流动的年轮。
牧民蒙古包的晚饭是手把肉配灵草茶。灵草用的是抗风型品种,煮出的茶汤呈琥珀色,带着淡淡的烟熏味,“这草得用羊粪火慢焙,” 其其格的阿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