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基站塔畔(2 / 5)

加入书签

子计显示硫酸根浓度达 980mg\/kg:“这是‘强酸 - 重金属复合污染区’,” 她往土中撒着白云石粉,白色粉末在红壤里迅速晕开,“得先提升 ph 值至 6.5,再种耐酸的灵草品种,就像给土壤喝苏打水。” 林羽想起泽丰村用草木灰改良红壤的法子,让村民们运来油茶壳灰与牡蛎壳,按 5:1 比例混合成中和层:“这是老祖宗的‘以灰治酸’智慧,” 他将混合物铺在电池舱周围,“油茶壳灰的钾元素可调节电导,牡蛎壳的碳酸钙能缓冲酸度,搭档干活像给土壤装酸碱调节器。”

山脚下的药材收购商们挑着担子来了。李老板捧着个竹编药篓,里面装着刚采的七叶一枝花,“我们村世代靠山吃山,” 他指着远处的梯田,“2017 年基站开通后,天麻的亩产降了三成,《省环境监测年报》说‘电磁辐射超标导致作物畸变’。” 林羽接过李老板递来的灵草苗,发现根部裹着的腐叶土里混着磁石颗粒 —— 是李老板特意准备的,“老药农说这草的根须能吸‘地气’,” 他用袖口擦着额角的汗,“林先生要是不嫌弃,我们合作社认养基站周边,每天记录药材长势。” 很快,养蜂户、果农都来了,有人带来竹编种植筐,有人要测试灵草对蜂蜜产量的影响,基站的运维房前排起了长队。

中午的日头晒得太阳能板发烫时,季博士的检测仪传来好消息。经过中和处理的电池舱区域,ph 值回升至 6.2,灵草幼苗的焦叶间冒出紫红色新芽,“你看,” 她展示荧光显微镜下的叶片截面,“这些灵草的叶绿体膜上形成了类胡萝卜素晶体,能反射电磁辐射,就像给细胞装反光镜。” 郑工扛着段报废的馈线走来,铜屏蔽层的氧化纹路如天然的电磁波形,“网络部要把旧运维房改造成‘通信生态馆’,” 他用砂纸轻磨馈线接头,“馆长想请你在馆内做灵草抗辐演示,既当展品又能科普,就像给信息时代建绿色课堂。”

午休的空闲,林羽跟着老王沿基站巡查。抱杆天线的倾角在 35° 处固定, Remote Radio Unit 的散热风扇发出哮喘般的喘息,后备电源舱的铅酸电池在阳光下鼓胀如待产的腹部。“西侧的微波中继站有处滑坡带,” 老王拨开缠绕的葛藤,“2018 年暴雨冲垮的护坡,现在刚好种匍匐灵草固坡。” 走过被雷击烧毁的老铁塔残骸,锈迹斑斑的角钢缝隙里长出丛蒲公英,白色的绒球在电磁辐射中震颤,种子落地时带着奇异的旋转,“这草的种子能指示辐射强度,” 老王摘下朵绒球,“绒毛贴地生长就说明辐射超标,比任何检测仪都直观。”

下午的种植转向基站的太阳能阵列。林羽教大家用 “光伏 - 植物共生法”,在太阳能板间隙种植耐阴灵草,通过支架调整板体倾角至 30°,让阳光在灵草与光伏板间形成动态分配,“这些灵草的光补偿点低于 8000lux,” 他往土中掺着腐植酸,“既能利用散射光生长,又能给电池板降温,就像给清洁能源装绿色散热器。” 季博士用红外热像仪检测,数据显示有灵草的区域比裸露处电池板温度低 4c:“这叫‘生态增效’,” 她对比发电曲线,“能让光伏转换效率提升 2.3%,比加装散热片省钱。”

农业大学的师生们扛着光谱仪来了。他们要在基站周边做 “电磁辐射 - 植物生长” 对照实验,铁塔 5 米内的灵草叶绿素含量比 30 米外低 12%,但类黄酮含量高出 27%。“这些数据要发表在《生态学报》,” 戴草帽的教授调试着光合作用仪,“标题就叫‘药用植物对电磁辐射的适应性响应’,让更多人知道自然的抗干扰能力。” 林羽看着学生们给灵草叶片贴上电磁屏蔽贴,突然觉得自己做的不只是种植,是在给无形的信号波编织绿色的安全网。

傍晚的雷暴让基站自动切换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