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旧区巷口(2 / 4)

加入书签

维能锁住油脂,活性炭可吸附异味,搭档干活像给土壤装清洁工。”

周边菜市场的摊贩们推着三轮车来了。卖豆腐的王哥扛着块青石板,石板边缘的豁口是当年摆摊时被自行车撞的,“这小区以前是‘卫生死角’,” 他指着墙角堆积的烂菜叶,“《社区档案》里记着‘2010 年,楼道杂物清理出 3.2 吨’。” 林羽接过王哥递来的灵草苗,发现根部裹着的塘泥里混着碎蛋壳 —— 是王哥特意准备的,“媳妇说这草能当菜吃,” 他用围裙擦着手笑,“林先生要是不嫌弃,我们摊贩认养小区门口,每天来浇水。” 很快,社区医院的护士、小学的老师都来了,有人带来自家的花盆,有人要在窗台种灵草,居委会的长条凳上排起了领苗的长队。

中午的日头晒得水泥地发烫时,谢博士的检测仪传来好消息。厨房改造区的表面活性剂浓度降至安全值,灵草幼苗的蔫叶间冒出新绿,“你看,” 她展示显微镜下的叶片截面,“这些灵草的表皮细胞能分泌脂溶性物质,把油污包成小球排出体外,就像给植物装排污管。” 刘主任抱着捆旧报纸走来,报纸里夹着泛黄的小区规划图,“街道要把闲置的自行车棚改造成‘社区绿客厅’,” 他抖落报纸上的灰尘,“馆长想请你在棚里种灵草,既当展示又能教大家堆肥,就像给老小区编本生活绿皮书。”

午休的空闲,林羽跟着陈姨沿楼道巡查。三楼张大爷的腌菜缸旁,灵草的藤蔓已经爬上了窗台,五楼李奶奶的缝纫机上,摆着志愿者送的灵草盆栽。“顶楼的水箱还能储水,” 陈姨推开锈迹斑斑的铁门,“1985 年的《住户手册》记载‘每栋楼配雨水箱,用于浇花拖地’,现在接的雨水刚好浇灵草。” 走过堆满杂物的储藏室,纸箱的缝隙里长出丛马齿苋,种子不知是哪只麻雀带来的,“这草能治腹泻,” 陈姨掐片叶子,“夏天孩子们吃坏肚子,捣烂了冲水喝,比社区医院的止泻药见效快。”

下午的种植转向阳台护栏。林羽教大家用 “垂吊种植法”,将破损的塑料油桶剪开,系上旧电线制成吊盆,里面种上吸毒草与薄荷的杂交品种,“这些油桶能挡住炒菜的油烟,” 他往盆里填着椰糠与珍珠岩,“灵草的挥发性物质随气流扩散,能中和尼古丁,就像给阳台装空气净化器。” 谢博士用声级计检测,数据显示有灵草的楼道比裸露处降噪 4 分贝:“这叫‘生态隔音’,” 她对比户型图,“叶片的多孔结构能吸收高频噪音,比装隔音棉省钱。”

美术学院的学生们扛着颜料来了。他们要在单元门的墙壁上画 “灵草生活墙”,画面里的老街坊们在灵草丛中腌菜、下棋、晒被子,晾衣绳上的衣物都印着灵草图案。“这些画要做成墙绘教材,” 戴画板的女生调和着颜料,“标题就叫‘老楼新绿’,让更多人知道旧小区也能有诗意。” 林羽看着学生们给灵草画像,突然觉得自己做的不只是种植,是在给褪色的生活注入鲜活的色彩。

傍晚的霞光给筒子楼镀上蜜糖色时,社区绿客厅的开馆仪式开始了。穿校服的孩子们捧着灵草苗,沿着楼梯扶手排成队,将幼苗栽进馆内的旧家具花盆。馆长给林羽颁发了 “社区更新师” 证书,证书封面用的是再生纸,印着灵草与老楼的剪影:“要把灵草种植做成常设活动,” 馆长摸着墙上的老照片,“让老街坊们知道改造不是推倒重来,是让日子慢慢变好。” 周边社区的居民们带来了 “家庭种植经验”,从阳台种菜到楼道绿化,厚厚的笔记本像本会生长的生活指南。

晚饭的长桌宴摆在小区的空地上。桌布是用旧床单拼的,餐盘里盛着灵草炒鸡蛋、薄荷拌黄瓜、紫苏鱼汤。刘主任端着搪瓷杯站起来,对着晾衣绳的方向敬了杯:“第一杯敬辛苦的老街坊,第二杯敬灵草,第三杯敬所有让老房子变年轻的努力。” 酒液洒在灵草生长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