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轨畔生荣(2 / 4)
路志》记载‘春到站场,藤萝覆顶,香飘三里’。” 林羽翻到其中张黑白照,发现候车厅窗台上摆着盆栽灵草 —— 与现在种植的品种惊人相似,“看来灵草与这站场早有缘分,” 李叔用抹布擦拭相框,“林先生要是不嫌弃,我们社区认养站台花池,每周来浇水。” 很快,铁路子弟们都来了,有人带来父辈的铁路制服做纪念展,有人提出用灵草编织 “绿皮火车” 模型,站房的走廊里很快排起长队。
中午的日头晒得铁轨发烫时,崔教授的检测仪传来好消息。煤台改造区的多环芳烃含量降至 35mg\/kg,灵草幼苗的卷曲叶片开始舒展,“你看,” 她用显微镜展示根系分泌物,透明的液滴正在分解焦油颗粒,“这些灵草就像微型炼油厂,把毒物变成养分。” 陆工扛着捆旧枕木走来,木头上的道钉孔如天然的花盆:“指挥部要把旧货运仓库改造成‘铁路生态馆’,” 他用砂纸打磨木刺,“馆长想请你在馆内铁轨种灵草,既当展品又能演示修复,就像给老站房开本活史书。”
午休的空闲,林羽跟着老张沿站场巡查。道岔区的转辙机锈成了铁疙瘩,手柄上的包浆却被无数只手磨得发亮,水塔的漏斗里积着雨水,倒映着灵草幼苗的影子。“北边的机车库还藏着辆解放型蒸汽机车,” 老张推开锈死的铁门,铰链的声响如老火车鸣笛,“当年这车头能拉 60 节煤车,现在正好给灵草当攀爬架。” 走过废弃的行李房,墙角的裂缝里长出丛野枸杞,红果在阴影里像散落的信号灯,“这果子能吃,” 老张摘颗放进嘴里,“以前扳道工巡道时就靠它解渴,比现在的功能饮料提神。”
傍晚的站场被镀上蜜糖色时,林羽和工人们忙着给蒸汽机车头搭攀爬架。角钢焊接的网格沿着烟囱蜿蜒而上,灵草幼苗的卷须已经开始试探性缠绕,“这车头的烟箱温度最高,” 崔教授用红外测温仪检测,数据显示表面温度比别处高 5c,“刚好种喜温的灵草品种,就像给钢铁巨兽披件火焰纹绿袍。” 文保志愿者们则在给站房墙面的灵草搭牵引绳,棉线的颜色与砖缝浑然一体:“要让藤蔓顺着雕花生长,” 戴白手套的女生调整绳结,“既不遮挡图案,又能衬托纹饰,就像给老墙画水墨画。”
摄影爱好者们扛着相机来了。他们镜头下的站场灵草有种时空交错的美:灵草缠绕的铁轨如绿色动脉,蒸汽机车头的黄铜部件与翠绿叶片形成撞色,老张给灵草浇水时的剪影与老照片重合。“这些照片要做成站台日历,” 带广角镜的摄影师说,“每月配段站场故事,标题就叫‘铁轨上的春天’。” 林羽看着取景器里的画面,突然觉得自己做的不只是种植,是在给锈蚀的时光重新上色。
夜里的站场格外静谧。林羽在调度室整理记录,笔记本上画满灵草与站场元素的共生方案:“蒸汽机车区:选耐高温品种,突出工业朋克风;候车厅区:选芳香型灵草,呼应‘花站台’历史;货运区:选匍匐品种,覆盖煤渣堆。” 窗外传来铁轨热胀冷缩的声响,像老火车在梦里喘息。他摸出手机给小陈发去设计图:“需要批轨枕花盆,用退役枕木切割打磨,保留道钉孔种灵草,就像给站场做时光胶囊。”
深夜的道岔区突然传来响动。林羽举着手电出去,光柱里惊起只衔着灵草籽的戴胜鸟,翅膀扫过信号臂板的声响如敲钟。他想起崔教授说的 “站场生态廊道”,突然明白这里不仅是人类的记忆场,也是野生动物的迁徙站。蹲在铁轨间看戴胜鸟消失在水塔方向,发现被鸟喙翻动的轨缝里,灵草的根系反而更发达 —— 原来历史与自然的意外相遇,能催生出更顽强的生命。
第二天清晨,木材加工厂送来了轨枕花盆。枕木断面的年轮清晰可见,道钉孔里嵌着陶土内胆,“按您说的文物标准做的,” 厂长用橄榄油擦拭木面,“保留包浆和使用痕迹,就像给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