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旧械培芳(2 / 4)

加入书签

傍晚的阵雨来得猝不及防。林羽和众人忙着把刚栽好的灵草搬进临时搭建的温室,塑料布被风吹得哗哗作响,像面巨大的帆。雨水顺着车间的排水沟流淌,在地面汇成细小的溪流,赵工突然指着水面上漂浮的油膜:“看,这就是土壤在自我清洁,” 她用试管收集水样,“雨水带走了表层的污染物,就像给土地洗了个澡。” 林羽望着雨幕中的机床,突然觉得它们不再是冰冷的钢铁,而是盛满雨水的陶瓮,在孕育新的生命。

临时宿舍是间改造过的工具房。林羽在台灯下整理实验数据,笔记本上画满了齿轮花盆的剖面图,标注着不同位置灵草的生长差异:“车床导轨处:株高 12cm,叶片 6 片;冲压机底座:株高 9cm,叶片 4 片,土壤透气性影响显着。” 窗外传来雨声,夹杂着老郑他们的谈笑声,隐约能听见有人在哼上世纪的工厂歌谣。他摸出手机给小陈发去齿轮花盆的设计图:“艺术区需要一批竹制护架,样式按机床的齿轮比例做,既防倒伏又能当艺术品。”

深夜的工具房格外安静。林羽被一阵细微的响动惊醒,借着月光看见墙角的裂缝里,株马齿苋正在缓慢地舒展叶片。他想起白天赵工说的 “植物的向光性运动”,突然明白生命从不在乎环境是否完美,只在乎是否足够努力。拿起枕边的《太初规则》,借着手机电筒的光翻看,发现夹在里面的片灵草叶标本,边缘已经染上了淡淡的铁锈色,像吸收了这片土地的记忆。

第二天清晨,竹艺师傅带着徒弟们送来了护架。竹条被烤制成螺旋状,恰好能缠绕在齿轮花盆的齿牙上,“按您给的机床齿轮图纸做的,” 师傅用卷尺量着竹架的直径,“每圈间隔 3 厘米,刚好够藤蔓攀爬。” 林羽把护架套在灵草上,竹条的青绿色与齿轮的铁锈红形成鲜明对比,却又奇异地和谐,“这叫‘刚柔相济’,” 他抚过竹节,“就像老工人说的‘机器要上油,人心要柔软’。”

赵工的团队在车间地面绘制出精确的种植网格。用白石灰标出的线条将空旷的厂房分割成整齐的区块,每个区块对应不同的土壤改良方案,“2 号区加蚯蚓堆肥,3 号区用生物炭,” 她在看板上贴出对比表,“我们要找出最适合工业遗址的灵草培育法。” 林羽蹲在 1 号区,那里用的是纯古法改良的土壤,灵草的叶片格外舒展,“其实最好的方法,” 他捏碎块土坷垃,“是让现代技术帮古法搭把手,就像年轻人扶着老师傅走路。”

中午的艺术区市集热闹非凡。林羽和赵工摆了个 “工业与植物” 的科普摊,齿轮花盆里的灵草吸引了不少游客。穿工装裤的大学生指着叶片上的绒毛:“这些小毛毛是用来干嘛的?” 林羽摘下片叶子放在她手心:“这是它的‘过滤器’,能挡住空气中的粉尘,” 他笑着说,“就像你们戴的口罩,只是更环保。” 卖手作饰品的摊主递来个用螺栓做的吊坠:“换你株灵草苗怎么样?” 林羽接过吊坠,发现螺栓孔里刚好能塞下粒灵草种子,“这叫‘种子吊坠’,” 他把种子放进去,“戴着它,走到哪都能带着春天。”

下午的装置艺术开工仪式上,老冯的 “钢铁与植物” 支架正式吊装。起重机的吊臂缓缓移动,锈蚀的钢筋骨架悬在车间中央,像头蛰伏的金属巨兽。林羽和志愿者们将齿轮花盆逐个挂在支架上,灵草的藤蔓已经开始试探着触碰钢筋,“给它们三个月,” 老冯拍着林羽的肩膀,“保证爬满整个骨架,到时候开花结果,比任何雕塑都鲜活。” 赵工在支架底部埋入监测仪:“我要记录下植物如何改变金属的锈蚀速度,” 她调试着设备,“这是场跨越物种的对话。”

傍晚的夕阳给车间镀上层暖色。林羽坐在老郑的钳工凳上,看着艺术家们在墙上绘制壁画。画面里,工人们在机床旁忙碌,灵草从齿轮间钻出来,藤蔓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