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草木随行(5 / 5)

加入书签

里的草木与孩子们的笑脸交替出现,“这是中国的灵草,” 他指着叶片上的红纹,“就像你们,不管在哪个国家,都带着中国的根。” 屏幕里传来孩子们的中文问候,有个孩子举着幅画:“我画的青崖山,是从您的书里看来的。” 林羽突然觉得,所谓故乡,或许就是这样 —— 通过草木、文字、故事,在远方的心里扎根。

返程的路上,孩子们的竹篓里装满了捡来的树叶。林羽教他们把树叶夹进书页:“这是城市的书签,” 他示范着写下日期和地点,“等你们长大了,看到它就想起今天的事,就像我看到《太初规则》,就想起泽丰村的春天。” 社区的班车在夕阳里行驶,车窗外的灵草工坊越来越近,竹卷帘在风中轻摇,像在等远行的人回家。

回到工坊时,林羽发现门口的灵草又长高了半寸。砖缝里的狗尾草也抽出了穗,与灵草并排站着,像对好朋友。他蹲下身给它们浇水,水流在水泥地上漫开,画出条蜿蜒的小溪,“《道德经》说‘水利万物而不争’,” 他轻声说,“你们也一样,不争地盘,好好相处。” 远处的路灯亮起,给两棵小草投下细长的影子,像给城市的夜晚系了条温柔的丝带。

晚饭煮了灵草粥,里面加了孩子们捡的银杏叶。林羽把粥盛进粗瓷碗,看着墙上的地图,突然觉得这奔波的意义,不是让灵草去更多地方,而是让更多地方的人,心里长出片青崖山。他翻开青绿色笔记本,在新的一页写下:“所谓远行,不是离开,而是把根须,扎进更广阔的土地。”

夜里整理灵草种子时,林羽在藤编箱的角落发现粒遗漏的种子。他把种子埋进门口的花坛,刚好在灵草与狗尾草之间,“《太初规则》说‘独阳不生,独阴不长’,” 他轻轻拍实土壤,“草木也好,人也好,都得有伴才好。” 月光下的三个小生命静静伫立,像给城市的土壤,种下了个关于生长、关于相遇、关于根的秘密。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林羽背着背包准备出发。今天要去南部的雨林考察,寻找能与灵草共生的植物。小陈递来新做的艾草布带:“按您说的‘七根艾草三缕灵草绒’,” 布带的针脚细密如织,“雨林潮,护着腰。” 林羽系好布带的动作如系乡愁,突然觉得这根布带,就像条看不见的线,一头连着青崖山,一头牵着脚下的路。

车子驶离社区时,林羽回头望了眼灵草工坊。竹卷帘在晨光里微微颤动,门口的三棵小草顶着露水,像在挥手告别。他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 灵草的种子会继续远行,草木的故事将不断书写,而他,会带着《太初规则》里的智慧,在城市与乡野之间,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走出条属于自己的路。就像道家说的 “周行不殆”,真正的传承,从来不是固守一方,而是带着根,走向更远的地方,让草木的智慧,在更多人的心里,生根发芽。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