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城脉绵延(3 / 4)
是好的。” 林羽给稻草人系上艾草编的手环,艾香在晚风里散开,“这叫‘双保险’,” 他拍了拍稻草人的肩膀,“草木有灵,知道谁在护着它们。”
回到住处时,手机里有兰婶的未接来电。回拨过去,听筒里传来炒茶的 “滋滋” 声:“二柱把社区菜园的照片寄回来了,” 兰婶的声音混着茶香,“看着比咱家的茶园还热闹,灵草在那儿住得惯不?” 林羽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远处的社区菜园亮起点点灯火,像撒在城里的星:“住得惯,” 他轻声说,“这儿的人跟咱一样,把草木当亲戚待。”
夜里的雨下得淅淅沥沥。林羽翻出《太初规则》,在 “灵草养护” 篇添了段话:“城野异,水土同;人心同,草木荣。种植之道,不在地之城乡,而在人之诚敬。” 写完吹了吹墨迹,突然觉得这本线装书,正在被城市的烟火气慢慢填满 —— 那些社区菜园的故事,那些新认识的朋友,那些传统与现代的碰撞,都成了新的注脚。
第三天清晨,林羽在菜园发现了件怪事。灵草畦边的泥土上,有串小小的脚印,像某种啮齿动物留下的。仔细查看,见几株灵草的叶片被咬了个缺口,“是田鼠,” 张大爷拎着捕鼠笼赶来,笼门的机关是竹制的,“咱不用药,” 他往笼里放了块红薯,“用老家的法子,请它搬家。” 林羽在缺口处撒了把艾草粉,“这味能驱虫,” 他指着叶片的伤口,“草木有自愈力,就像人受了小伤,过几天就好了。”
居民们商量着给菜园加道竹栅栏。竹艺师傅带来的青竹在晨光里泛着水绿,每根竹条的长度都是四米,“这叫‘等长竹’,” 他削竹的动作如劈柴,竹屑在地上堆成小山,“《考工记》说‘审曲面势’,竹子直,就该做栅栏;竹子弯,就该做箩筐,各尽其才。” 林羽帮着扶竹条的动作如栽树,每根竹条入土一尺,“深扎才稳,” 他踩实根部的泥土,“就像做人,根基浅了站不稳。”
中午的阳光透过竹栅栏的缝隙,在菜畦上投下斑驳的影。老中医带着学生来采集灵草的叶片样本,镊子夹取的动作轻如拈羽,“只采顶端的第三片叶,” 他示范着,“既不影响生长,又能保证药效,就像采茶要‘两叶一芽’,取舍得当。” 学生们的标本盒里,叶片按采集时间排列,像本微型的生长日记。
社区的孩子们在竹棚下办起了 “草木学堂”。穿背带裤的男孩当小老师,拿着林羽画的灵草图谱,给比他小的孩子讲解:“这是根,要扎在土里;这是叶,要晒太阳……” 他的声音奶声奶气,却把《太初规则》里的话复述得八九不离十。林羽靠在竹栅栏上看着,突然觉得知识就像灵草的种子,只要播下去,总能在合适的地方发芽。
傍晚收工时,林羽把晒干的艾草布带分发给居民。每条布带都用茶油浸过,散发着淡淡的香,“系在手腕上能驱蚊,” 他示范着打结的方法,“就像给草木搭篱笆,防着不好的东西近身。” 王婶把布带系在菜畦的竹竿上,“给灵草也系一条,” 她拍了拍叶片,“让它们在城里也能闻到老家的味。”
回到住处,林羽发现阳台的灵草盆栽开花了。细碎的白花像撒在绿毯上的星,香气淡得几乎闻不见,“这叫‘隐香’,” 他想起《太初规则》里的记载,“灵草开花不张扬,就像真正有本事的人,不咋咋呼呼。” 他用手机拍下花朵的特写,发给王教授的同时,也发给了泽丰村的守泉老汉 —— 或许这株灵草在用自己的方式,向两地的土地问好。
夜里整理菜园日志时,林羽在最后一页画了张社区菜园的平面图。图上的菜畦、竹棚、篱笆都标得清清楚楚,旁边写着 “城田记” 三个字。月光落在纸上,把墨迹染成柔和的灰,他突然明白,自己正在做的,或许就是给《太初规则》续写新的篇章 —— 那些关于城市与自然如何相处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