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道贯古今(2 / 5)
的小伙子踩着梯子拍摄灵草,镜头离得太近,灵草的叶片突然向内蜷曲。“它害羞了,” 林羽轻轻转动育苗盆,让叶片避开强光,“《太初规则》说‘灵草畏暴,如人畏谤’,得顺着它的性子来。” 记者们的提问像炒茶时的锅铲,翻来覆去都是 “传统与现代哪个更重要”。林羽指着全息投影里的灵草与活苗:“这就像茶与水,没有好水,再好的茶也出不了味;没有好茶,再好的水也白搭。”
采访间隙,二柱的视频电话打了进来。屏幕里的茶园飘着雨,兰婶正用竹篓收茶,雨水顺着篓沿滴成线。“村里的人都在看直播,” 二柱举着手机扫过围观的乡亲,“王婆婆让问,你的灵草啥时候结籽?她想种在自家菜畦里。” 林羽把镜头对准展柜里的灵草:“等结了籽,第一时间寄回去,” 他的指尖在屏幕上与兰婶的手重叠,“就用你寄来的棉纸包着。”
傍晚的参观者多是下班族。穿旗袍的女士对着艾草布带的半成品出神,指尖抚过棉布上的针脚:“这针法跟我奶奶纳鞋底的一样,” 她突然从包里掏出块绣绷,“我学了三年苏绣,能不能给布带绣点灵草纹?” 林羽看着绣绷上的缠枝莲,突然觉得所谓 “传承”,就像这布带与丝线,只要愿意接过来,就能织出新花样。
闭馆前半小时,展厅的灯光突然暗了一半。电工检查后说是跳闸,应急灯的光蓝幽幽的,照得灵草的红纹像团跳动的火。“别慌,” 林羽让大家围坐在活苗区,“我给你们讲个泽丰村的故事 —— 去年霜降,灵草快被冻死了,我们就把松针铺了三层,像给它盖了床棉被……” 黑暗中,他的声音混着老中医的捣药声,像在给每个人心里种了株灵草。
恢复供电时,灵草的第八片叶正顶着水珠冒头。林羽看着突然亮起的灯光下,参观者们脸上的惊喜,突然明白这场意外或许是最好的展品 —— 它让人们看见,不管有没有电,有没有全息投影,草木的生长和人的善意,永远是最动人的风景。就像道家说的 “一阴一阳之谓道”,光明与黑暗,传统与现代,本就是相生相成的。
闭馆后整理展厅时,林羽发现玻璃展柜上贴满了便签。“我爷爷也种过这种草”“希望城市里能多些这样的绿”“谢谢让我想起外婆的茶园”…… 便签的边角在晚风里轻轻颤动,像群停在枝头的鸟。老中医把这些便签收进樟木箱:“这才是最好的展品,” 他锁箱子的动作如封坛,“比任何证书都珍贵。”
回去的路上,张大爷在小区门口等他。老人手里捧着盆仙人掌,花盆是用竹筒做的:“白天看了直播,” 他把花盆塞进林羽怀里,“给灵草做个伴,都是能在石缝里扎根的性子。” 林羽摸了摸竹筒上的刻痕,是老人特有的 “平安” 二字,突然觉得这城里的每个角落,都在悄悄长出泽丰村的模样。
夜里的雨敲打着阳台的玻璃。林羽给灵草换了个更大的陶盆,盆底垫着老太太送的旧医书书页,上面印着 “草木有本心” 的字样。他翻开青绿色笔记本,在新的一页画下第八片叶的红纹,旁边写着:“展场如田,人心如土,种下善意,便有收获。” 窗外的雨声混着远处的车鸣,像首新旧合璧的歌谣,他知道这场展览不是结束,而是灵草在城里扎根的开始,是他与这座城市真正相遇的开始。
第二天清晨,林羽在展厅的角落里发现株冒头的野草。种子不知是从哪带的,竟在塑胶垫的裂缝里发了芽。他找来个小陶盆,小心翼翼地把野草移进去,放在灵草旁边 —— 这或许是最意外的展品,它用最倔强的生长告诉每个人:不管在乡村还是城市,只要有土,有光,有雨,草木就会生长,就像人的希望,永远不会被钢筋水泥困住。
植物展的最后天,林羽收到份特别的礼物。穿旗袍的女士送来绣好的艾草布带,灵草纹在布上活灵活现,红纹处用的是苏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